第一輯 人間煙火 陰浪絲(1 / 1)

第一輯 人間煙火 陰浪絲

從前,北侖農村家家戶戶有“陰浪絲”。陰浪絲即為陰涼絲,北侖人“涼”讀作“浪”,涼(浪)即用東西墊、撐或吊起來在背陽處風幹的意思。

這裏的陰浪絲,特指一年中的秋冬季節,做好年糕晾幹後,再將年糕(包括晚稻米年糕、番薯幹年糕)切成片狀後,用竹列、竹篩,甚至門板,將新鮮年糕片放在上麵陰浪。因為秋冬季節,年糕片容易脫水,幹得快不易變質。

陰浪絲隻能放在背陽處自然幹燥,否則在太陽下暴曬,年糕幹燥得過快,很容易開裂而變成碎片。

陰浪絲是從前物質貧乏年代農村的上佳食品。陰浪絲放一年甚至幾年都不會變壞。它的日常功用:一是訂婚(俗稱發送)用。這類陰浪絲須蓋上紅印或塗上紅顏色,然後像爆米花一樣爆大,再摻和在爆米花、鬆花黃豆、花生、小糖中,分發給四親八眷和鄰裏。二是早期的“休閑食品”。除將其爆花外,還可以在放有細沙的窩中炒熟,俗稱“炒年糕幹”,是以前的美食。也有在油鑊裏油炸,更是奢侈食品了。尤其是用番薯幹製作的年糕因有甜味,為年糕幹中的上品。三是仍作主食吃。吃時,隻需先將陰浪絲放在水中浸透(俗稱“殺南”),吃法同新鮮年糕一樣。

陰浪絲作為時代的一個印證,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現在的北侖農村,一些人家仍在製作陰浪絲,爆米花機的“嘭”聲中,陰浪絲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身。因此,它依然融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