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 物 第一節 革命烈士名錄(1 / 3)

第五章 人 物 第一節 革命烈士名錄

一、本地籍革命烈士

朱寶貴(1926.1~1944.2) 龍山鎮邱王村(原雁門鄉王家村)人。1942年8月入伍,浙東縱隊所屬支隊戰士。1944年2月失蹤,1985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楊乾源(1925~1944.7) 龍山鎮楊高村(原範市鎮楊家村)人。1942年參加黨領導的抗日團體“弟兄會”,後參加範市自衛隊。1944年7月31日,自衛隊配合浙東遊擊縱隊海防大隊攻擊東埠頭清明庵偽軍,在輸送彈藥、渡船掩護部隊時犧牲。

葉明(1918~1944.7) 女,又名葉水仙、葉浪波,龍山鎮田央村(原田央鄉葉家村)人。幼年家境貧寒,父親是上海窮店員。14歲時,母親攜葉明和她的妹妹到上海。先在南洋煙草公司當童工,後去華東煙廠做工,得到上夜校的機會,並結識了黨的地下工作者,在她們的影響下,不但學到文化,還接受了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七七事變後,葉明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上海難民收容所工作。後經組織介紹到皖南參加新四軍,在政治部服務團民運隊工作。1938年5月,葉明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隨新四軍第三支隊奔赴抗日前線,開辟銅(陵)繁(昌)地區,組織抗日宣傳工作。1939年,調涇縣孤嶺地區開展群眾工作。同年秋,調任繁昌縣委婦女部長兼北渡河中心區委委員。“皖南事變”前,皖南特委把婦女幹部撤到無為地區時,葉明任撤離分隊隊長。1941年春,葉明任中共無為縣委委員兼二區區委宣傳科長,後任三區區委書記。

1942年夏,葉明赴日、偽、頑鬥爭複雜的桐東地區,任中共桐城縣沿江區區委書記,在陳瑤湖沿江一帶發動和領導群眾與敵鬥爭,多次親率遊擊隊挫敗日偽軍的掃蕩和頑軍的襲擊。1944年7月,因叛徒告密,葉明在六百丈區委駐地被頑軍一七六師一個排包圍,不幸被捕。幾天後,被解至桐城警備司令部,叛徒周某與頑軍營長設宴勸降,遭葉明痛斥掀翻了擺滿酒菜的桌子。敵惱羞成怒,濫施酷刑,用刀在她身上割刮30多處,還極其下流地將刺刀戳入她的下身,後在桐城城關東郊的烏石岡上被敵人殺害,年僅26歲。

胡潘生(1925~1944.8) 範市鎮楊高村(原範市鎮楊家村)人。1943年4月,參加龍山自衛隊,後編入慈鎮縣大隊一中隊,任通訊員。1944年8月,在靈湖鄉潘嶴與日軍作戰時中彈犧牲。

邱麟振(1927.8~1944.9) 龍山鎮邱王村(原雁門鄉邱洋村)人。1944年7月入伍,龍山自衛隊炊事員。1944年9月,在橫溪宿營時因意外事故而身亡。

方以根(1909~1945.5) 龍山鎮方家河頭村(原靈湖鄉方家河頭村)人。1943年5月入伍,浙東遊擊縱隊三支隊重機槍排副班長。1945年5月29日,在泗門殲滅田岫山偽特遣大隊戰鬥中犧牲。

孫恒其(1916~1945.7) 龍山鎮淞浦村(原範市鎮小範方村)人。1943年加入地方民兵組織。1945年7月30日,配合三北特務營二連在範市與日軍作戰時,犧牲在三眼橋。

邱煥高(1914~1945.8) 龍山鎮邱王村(原雁門鄉邱洋村)人。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籌建抗日武裝組織,1941年與李平在五洞閘被慈溪國民兵團楊峰部逮捕,遭槍殺,幸死而複生,傷愈後編入三北遊擊司令部四支隊金蕭支隊任偵察排長。1943年下半年,入第五期教導隊學習,學習結束後在浙東縱隊政治部鋤奸科工作。1945年受組織派遣去餘姚縣城做秘密工作,同年8月在餘姚城內巷戰中犧牲。

鄭錫康(鄭賢,1927~1945.8) 龍山鎮西門外村人。1943年7月入伍,浙東縱隊五支隊醫務員。1945年8月在大反攻渡姚江時犧牲。

範祥飛(1921~1945.10) 龍山鎮新東村(原範市鎮東村)人。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10月北撤時留下,為慈鎮縣武工隊員,隨中共慈鎮縣特派員蔣子瑛活動。同月23日,在洋墅大袁陳村被國民黨何九峰部包圍,敵久攻不下縱火燒房,突圍時中彈犧牲。

方正芳(1922~1945.10) 龍山鎮方家河頭村(原靈湖鄉方家河頭村)人。1943年入伍,浙東遊擊縱隊三支隊機槍排班長。1945年10月隨軍北撤,途中因病掉隊,失去聯係。1962年,組織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金榮康(1917.8~1946.6) 又名金阿康,龍山鎮金嶴村(原雁門鄉金夾嶴村)人。1945年8月入伍,浙東縱隊炊事員、勤雜員。北撤後,在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部門診所運輸隊任運輸員。1946年6月,在山東泰安戰鬥中犧牲。

方長法(1922~1946.6) 又名方長順,龍山鎮方家河頭村(原靈湖鄉方家河頭村)人。1944年參加浙東遊擊縱隊,1945年10月隨軍北撤,後為山東野戰軍一縱三旅旅部警衛員。1946年6月,攻打泰安偽軍寧春霖部,14日下午旅部泰安駐地,突遭敵機空襲,被炸彈片擊中犧牲。

方之光(1928~1946.10) 龍山鎮龍山所村人。七歲讀書,後為中共地下組織控製的鳳湖中學學生,接受抗日救國的思想。1943年4月參加三北遊擊司令部(浙東縱隊前身)醫務人員訓練班,結業後擔任部隊衛生員,參加了浙東的一、二、三次反頑鬥爭和鄞西後屠橋戰鬥,恪盡職守,深得戰士喜愛。1945年10月,隨軍北撤,參加了澉浦突圍戰和途中遭遇戰,完成了戰鬥和救護傷員的雙重任務。部隊整編後為山東野戰軍一縱三旅八團一營醫務員,參加了山東泰安奪城戰鬥和北上膠濟線打“頑八軍”戰鬥。1946年10月隨部隊南下,在魯南嶧縣馬家樓戰鬥中,冒著敵人猛烈炮火搶救傷員,不幸被迫擊炮彈擊中,兩腿炸斷,頭部、胸部多處受重傷,血流如注,犧牲在戰場上。時年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