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信步太白道 花紅樹綠台灣島
台北的陽明山是一個很大的範圍,我們去的是陽明公園。汽車從城市道路開出,一會兒就進入了地勢起伏的山路,讓人覺得這大山就在城裏,或者說這城本來就在山中。總之,城和山是連在一起的。
我們到陽明公園來,目的隻是看花。一進園門,迎麵就是一片怒放的櫻花。導遊說,陽明公園遍植多種櫻花以及梅花、杜鵑花、茶花、碧桃、杏花等花木,這裏的櫻花和日本的不一樣,大多是台灣原生山櫻花。每年春季舉行的陽明山花季均能吸引滿山人潮,為全台最知名的賞花節日之一。
果然,這裏除了櫻花外,還有許多別的花。杜鵑花是漫山遍野,有些不知名的花也隨處可見。透過樹林向山坡望去,坡上五彩繽紛簡直是一個花的海洋。特別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在這溫暖的春天,居然看到了盛開的菊花!記得唐朝黃巢的詩中曾寫著:“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由此可知,菊花是在秋天開放的。黃巢也因此很為菊花憤憤不平,他悲憫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因此許諾,“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想不到,他的願望今天在台灣讓我看到了。我也為這裏的蜂蝶高興,它們比別處的同類要幸運得多,能在春天采到菊花蜜。
因為台灣氣候暖的緣故吧,或許還因為台灣人普遍愛花,除了公園裏,在別的地方也經常可以看到許多鮮花。有木本的,有草本的,有藤本的;有在山崖下的,有在公路邊的,有在人家屋門前的,有在菜館院子裏的。讓我驚喜的是,在去台灣南部時,看到了公路邊的木棉花。我是在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第一次看到這種被稱為“英雄花”的樹,後來讀舒婷的《致橡樹》,更對它充滿了好感,一直希望能親眼看到它,想不到這次不期而遇了。它熱烈開放的紅碩花朵讓我肅然起敬,但可惜的是,當時汽車開得很快,我沒法把它的倩影拍下來。我希望等到了目的地後,還能看到它,然而最終未能如願。
與爛漫的鮮花相互輝映的,是蔥翠的樹木。台灣算是亞熱帶了,這裏的樹木與我們的家鄉多有不同。常能見到的是那些葉子如扇子大的熱帶樹。以前我一點也分辨不出各種熱帶樹,這次經導遊指點,稍微有點知道了。那種高大而樹幹稍細的,是檳榔樹;葉子同檳榔樹很相近但樹幹較粗的,是椰子樹;還有一種樹幹有如瓶子一樣鼓起的,是椰樹的變種,也有稱為瓶樹的。香蕉樹的葉子似乎更大,而樹幹不那麼光滑。
一路上看到最多的是檳榔樹。在許多地方,檳榔樹筆直地成單排列著。導遊說,這多是農民們用來作為兩家農戶的田界的。還有不少地方,檳榔樹則是整片地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