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7.5(1 / 2)

第七章 №7.5

中民摸出香煙,照例遞給岩本一支,這次,岩本接了。兩人點了煙,都長籲了一口氣。

中民看著岩本神情落寞的樣子,不以為然地對他說:“儂莫聽阿拉阿叔亂講,其啊,隻會廿八粒牙齒空嗑嗑。儂講了勿錯,其是有眼意氣用事咯,阿拉阿嬸、堂兄炸殺後,其搭日本有怨氣,腦子有毛病嘞,時格 亂講三氣……。”

中民咳嗽了幾聲,往地上吐了口痰,又彈彈煙灰,滿臉欽佩地說:

“我是相信日本咯,——世界上再比日本人會打仗咯是沒嘞!該武士道咯兵法,多少好啦!美國佬、英國人撥皇軍打了悶咚 一樣總是實貨!”

岩本其實已經厭煩,不得已和詹子權過了幾招,就自知不是他的對手,早就無心戀戰。

“這老兒對日本太了解了,是以他總能找到說辭,不斷強化著他對帝國的偏見,滔滔不絕說的,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廢話。而你要駁他,不備課是不行的,至少場麵上應付不過來。”岩本思忖道。

他正在找體麵脫身的機會呢,可這愚蠢的“中國的皇軍順民”,說著說著,竟然又開了一個話題,——剛才詹子權不是說“就從‘武士道’、‘兵法’上切入”麼?這武士道,已經讓這囉嗦的老兒說了一大通了,現在又提起了“武士道咯兵法”,這不要命麼?巴格!

果然,詹子權又開口了,他一本正經地對中民說:“嗯,武士道咯兵法,的確好……”。

岩本心中暗自詫異,但已料到詹子權的後著必無善意,——那老兒的狗嘴裏幾時吐出過象牙?他不動聲色。

“……尤其適合你學。”

中民不解。

“阿叔我推薦儂好好交看看日本兵法經典、宮本武藏 的《五輪書》!”

中民有點難為情:“呃,該我……可能吃勿消咯。我又勿是軍人,學介深奧咯打仗兵法,派勿上用場咯嘛。”

“哎!儂錯嘞。儂勿會打仗,阿叔我是曉得咯。但打架,儂卻是弄堂英雄啊!……唉,也怪我,阿叔要是老早推薦儂學《五輪書》,儂可能好升級為馬路英雄嘞!嗬嗬……”。

說著,詹子權忍俊不禁,自己先笑了起來。中民和岩本都莫名其妙。

詹子權坐回座位。

中國的兵法著作,都有對戰爭的形而上看法,比如北宋年間作為官書頒行的《武經七書》之《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和《李衛公問對》,蓋莫如此,否則就稱不上武學經典。像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就屬形而下的實用兵書,算不得兵法著作,戚本人隻能算是治軍良將,但不是兵法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曆史上並沒有兵法家,也沒有兵法著作。即使是被奉為“日本第一兵書”的《甲陽軍鑒》,充其量也隻相當於戚氏兵書。

在日語中,“兵法”一詞,要麼指的是中國傳入的兵法,要麼指的是日本本土的武術、劍術。在我看來,《五輪書》頂多可算是“武林秘籍”,它是宮本武藏個人決鬥經驗的總結,而不是研討戰爭哲學、講解戰略原則的兵法著作。說得通俗一點,它就是傳授打架訣竅的書,所以特別適合像中民該種介小混混。

宮本說,“一個精通兵法的人殺死對手所用的姿勢,同一個婦女或孩童所用的姿勢沒有多大的區別” 。

——咦?中民,你這是無師自通啊!

中民聽了,啼笑皆非。

岩本卻頗為不屑:“哼哼,武經?形而上?這一切有什麼用呢?七書哪一次幫助了形而上的中國與形而下的異族交戰中取得過勝利?這種大而無當、陳舊迂腐的兵法,除了讓詹桑那樣喜歡紙上談兵的人有一些自我陶醉的麻痹作用外,我看不出它還有什麼積極的意義!”

詹子權說:“是的,戰略思想與戰場勝利之間並無必然且直接的因果關係,中國的戰略思想與實戰能力之間,的確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種狀態,自唐之後的近千年來沒什麼改變,是以老夫對中國武功向來沒什麼信心。但是,一郎,你知道什麼叫勝利?”

岩本一揚眉毛:“這不簡單?打得讓對方俯首稱臣就是勝利啊!”

詹子權輕蔑地笑笑:“此乃一介武夫之見!白居易有詩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火與草的戰爭中,野火烈於一時,而小草勝在常春。中國兵法思想,就是讓中國人能在數千年的次次野火之後依然生生不息的春風!她首先保證了華夏於戰敗時不致於滅族,其次才是戰勝後讓對手心悅誠服。其實,中國兵法是文爭的聖典,卻不是武戰的秘籍,所謂“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這個道理。以老夫負笈東瀛七年所見,大和民族是一個缺乏形而上思維的民族,長於習掌器物、製度而昧於修養精神、本體,輕學而重技,棄道而拾器,這就是我上次對你說的‘油漆、水墨、底色’的道理,故而日本學了中國兵法一千多年,愣是看不出其精華所在,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