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11.4
1942年10月12日,寧波憲兵隊
“下馬而顧望,必見江山之蒼涼”。
岩本在紙上寫下了從詹子權那兒聽來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文中的最後一句。
然後,他在每個漢字下方,分別注上了訓讀假名,變成了:
下(サガ)、馬(ウマ)、而(シカ)、顧(カエリミ)、望(ノゾ),必(カナラズ)、見(ミエ)、江(エ)、山(ヤマ)、之(ノ)、蒼(アオ)、涼(スズ)。
再拿出原來記下的追輯令發令、回令字符串:
サ(ガ)、ウ(※)、シ(※)、カ(※)、※(ミ)、※(ゾ)、カ(ナ)、ラ(ズ)、ミ、(エ)。
逐一比對的結果是,迄未發現錯位現象!
據此,岩本已經知道了ラ字號令所附的抄件中,上海、杭州憲兵隊所接到的所有發令、回令字號,盡管它們在抄件中並未被提及!
至於那些被重複使用的假名,比如マ、カ、エ、ミ、ノ等,因為分別出現在發令號和回令號的位置上,所以應該說,這並不違反令字號的編碼原則:它滿足了發令字號或回令字號的唯一性要求。例外是カ和ズ,它兩次出現在發令和回令上,不過,它的第一次出現與最後一次出現,中間隔了兩對和四對令字號,況且還有對應的發令日期框定它,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嗦——哢!
命令字號的編排規則,就這樣被破譯出來了?
岩本難以置信。
再看了一遍,得意的神色漸漸地浮上岩本的臉龐。
錯不了了。
“假如……”,岩本思忖道:“假如我現在將手頭上的エ字回令發回K番目私書箱,那麼,我再次得到的緝圖之發令與回令的字號,必然是エ和ヤ!
而且,我從新得的令字號中,還可以發現,究竟有沒有人新加入了雪舟畫的追緝行動中,——如果出現跳空或缺檔現象的話。
命令字號的編排規則來自於悼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誄文,是否就意味著緝圖令的發令者,就是皇室宮家北白川宮呢?
此亦並非是我一郎捕風捉影。
至少,那個私書箱的編號K番目之K,與“北白川宮”的頭文字假名的羅馬拚音字母完全一致 ,也沒有逸出我預測結果之外延,——沒有發生矛盾。
岩本從目前他所能接觸到的資料上獲釋,那北白川宮,是明治天皇於明治三年新設的皇族宮家之一。其初代當主,為智成親王。北白川宮的第二代,就是大名鼎鼎的能久親王。可以說,北白川宮所以曾在皇族中顯赫榮耀,那份基業,實由能久親王所開創。
但看來,這是皇室中的一個悲情家族。
北白川宮初代當主智成親王,於明治五年17歲時,薨。第二代的能久親王,是智成的哥哥,依智成的遺囑,作了他的後嗣而繼承了北白川宮。明治二十八年能久親王49歲時,戰死台灣。第三代繼承者為能久的三子成久親王,大正十二年37歲時,在巴黎郊外出車禍而亡。第四代是永久親王,於昭和十五年九月31歲時,在蒙疆張家口的一次軍事演習中駕機失事,死後追升少佐。
這一家三代四人,名久實不久,均以英壯之年而死於非命,直令人感慨唏噓。
“真是一個悲劇的宮家啊!”岩本嘟噥著。
當前的北白川宮第五代、道久親王,生於昭和十二年五月,眼下還隻是個孩童。
現在看來,肇始於昭和十三年一月的對雪舟畫作之追緝行動,其主人,是年輕的永久親王。而寧波憲兵隊接到的ラ字號令,似乎已經是北白川宮家族企圖實現永久親王的遺願之行為,顯然不可能來自於年幼的道久親王。
“十五夜”那天,從詹氏診所回來,岩本就這樣地破譯了緝圖令字號的編碼規則,當時心裏那個高興啊得意的,無以名狀。
但後來,當岩本了解到了北白川宮的悲情史後,心裏就頗為泄氣。
可以想見,即使現在追獲並上繳了富士圖真跡,那“親筆信”是不可能有了,嘉勉的價值也將因此而大打折扣。加官晉階的可能性似乎更小。唯有金錢獎勵,或許還值得期待,但期望值也必須調低了。
岩本自此,對追緝富士圖意興闌珊。
之所以還未完全丟開它,純粹是為了證實自己這近一年來之分析、推理和預想,是出於對自己聰明才幹的欣賞,並追求這一過程中所具有的成就快意。
岩本在想著如何再獲兩個令字號,以看看破譯的結果是否正確和有預料價值。
九月二十八日,是孔子的誕辰紀念日。沈爾喬大張旗鼓地在縣學街的文廟 搞了個官民共祭的祀典儀式 ,在甬的日本軍民也依泉機關長的意思,派員前去捧場。
岩本半夜三更到了文廟。儀式從淩晨二點開始。沈爾喬將一篇冗長的祭文,念得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可岩本愣是一句也聽不懂,昏昏欲睡之際,卻見旁邊的賀彥賀但安、《時事公報》的總編,搖頭晃腦,情非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