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鄉自強 金窠銀窠 勿如屋裏草窠(1 / 1)

愛鄉自強 金窠銀窠 勿如屋裏草窠

寧波靈橋的前身是浮船相連的木板橋。一個橋洞隻有兩丈寬,鋪著厚木板作橋梁,沒有欄杆,晚上行人很少,一到夏天就成了做苦力人的乘涼處。

這年夏天的一個晚上,一艘廣東人的貨船從奉化江上遊過橋而來,不料, 撞著了橋洞的木樁,浮橋一晃動,熟睡在橋上的一個年輕男子就掉落到貨船上。正好船上貨物鬆軟,男子沒驚醒。貨船駛出了招寶山外,天漸漸地亮起來,船主發現艙板上躺著一個人,便叫醒詢問:“你是幹什麼的?現船已駛出大海,不能將你送回寧波了,你就在我的船上做幫工吧,下次有機會時再送你回去。”被叫醒的人就是寧波城裏做苦力的馮存仁。他想事已如此,隻能這樣了。

船到廣東沒幾天,船主受他人之托,熱情地把馮存仁帶到一戶姓金的富豪人家做上門女婿。馮存仁似信非信地進了富麗堂皇的客廳,主人百般熱情,用美酒佳肴招待客人。席間主人向馮存仁噓寒問暖,馮存仁受寵若驚,以為在做美夢。就這樣,朦朦朧朧成了主人的乘龍快婿,三天後就拜堂成親。

洞房花燭夜,馮存仁揭開新娘子的紅蓋頭,見娘子生得如花似玉,禁不住心中喜悅,驚呼起來:“我是個做苦力住草窠的人,一眨眼進了這金窠銀窠,天助我也!”說著就拉新娘入睡。冷不防新娘將他一把推開,並正色道:“客人,我是一個患麻風病絕症的人,靠食何首烏、含高麗參維持生命,你如果與我同枕共歡,肯定染上麻風病而必死無疑,而我反倒有了生存的希望,我不想在這金窠銀窠裏害死你。”

新郎聞言,如五雷擊頂,急要連夜出逃。新娘攔住道:“談何容易!如今我們隻能假裝洞房,明天一早我們親親熱熱向父母親問安,切切不可露出絲毫破綻,再見機行事。”

馮存仁感激金姑娘善良仗義之心,想起自己的伯父是個老中醫,便對她說:“我伯父是位老中醫,能治疑難雜症,不妨去信向他說明你的病症,也許他有偏方能醫治。”金姑娘點頭同意,揮筆寫信。可是廣東離寧波千裏之遙,不知何年何月能得回訊。馮存仁說:“我是因誤乘了到廣東來的船才到了此地。那船主姓任,常去寧波經商,他待人熱情,可請他傳遞。”金姑娘向父親說明其意,金父知馮存仁住在家內,插翅難飛,便同意了。

一個月後,任船主從寧波捎來一瓶藥汁和一封書信,信上寫:“麻風病初期,服用毒蛇腐爛的汁液,以毒攻毒,再用何首烏煎湯補身,病情定會緩和。捎上蛇腐汁一瓶,分五次服用。”

金姑娘服藥後雖然見效,但知道此病難以根治,見眼下父親對馮存仁的監視有所鬆懈,就幫“丈夫”逃出了金家。馮存仁在碼頭找到任船主,請求搭船返回寧波。任船主見馮是個知恩圖報,又聰明能幹之人,心存挽留之意,說:“近日貨船不去寧波,先到我家住下來再說。”馮存仁無奈,來到任家。這任家青磚黛瓦,家境殷實,可他思鄉心切,連做夢也想家。幾天後,他連連詢問主人,貨船何日去寧波?主人總是借故推脫。馮存仁意識到,逃出金家的金窠,又到任家的銀窠(“任”,寧波方言念作“銀”),總覺得不如寧波家中的草窠,就坦然向主人言明思家想親人的心裏話。主人是個明事理的人,聽了馮存仁的肺腑之言,便打消了留住他的念頭,且與他結為莫逆之交,將他送回寧波。

馮存仁回家後,人們出於好奇前來詢問。他向大家細述在廣東的經曆後,深情地說:“真是金窠銀窠不如屋裏草窠啊。”後來馮氏在江廈街開設“馮存仁藥店”,如今百年老店仍馳名中外。

(樂秀惠講述 樂炳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