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留北川史冊的薑炳璋
薑炳璋(1707~1784),字石貞,號白岩。象山縣丹城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後任四川石泉(今北川)知縣。到任之後,積極推動漢、羌文化交流,引入江南的稻作文明,對民眾施行道德教化,發展教育、文化事業,使得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社會風氣越來越淳樸,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愛戴。撰有經史著作24種、185卷,其中《詩序廣義》、《讀左補義》收入《四庫全書》。其事跡載入《大清一統誌》、《清儒學案》。
薑炳璋是浙江象山人,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近花甲的他被朝廷派到四川石泉(今北川)去當知縣。雖說路途遙遠,不過薑炳璋的心情很激動,因為他考中進士已經有十年了,誰知道卻因為“貌不出眾”而遲遲不被任用,使他滿腹的才華和抱負都難以施展,現在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機會,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做出成績來。
北川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群山邊緣,自古就是羌族的聚居地。薑炳璋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到民眾家裏去走訪,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他發現這裏的農業生產比較落後,老百姓的生活很貧困。作為一個父母官,他先要讓自己的子民吃飽飯,這是最起碼的。
薑炳璋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實施“改糧計劃”。
當地人世代耕墾山地,糧食品種很單一,隻有蕎麥。薑炳璋到的時候,就帶了江南的稻種,這次可以派上用場了。老百姓不會種,薑炳璋就親手教他們,怎樣蓄水灌溉,怎樣種植水稻。然後又讓第一批學會的人成為老師,教其他鄉民,很快大家都掌握了相關技術。
春播秋收,當第一批稻穀成熟,第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端上桌,老百姓對薑縣令已感激不盡。
除了種水稻,薑炳璋還鼓勵老百姓多種些桑、柘、椒、桐等經濟作物,增加收入,日子也漸漸好起來。
薑炳璋在北川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辦學。
那一年,清政府分給北川八個科舉應試名額,因當地讀書人極少,結果多被外地考生冒用。薑炳璋到任後得知此事,感到引導民眾讀書迫在眉睫,就捐出俸祿,將原學宮舊址改建成“酉山書院”,有講堂、書室、齋舍等二十餘間。為教好羌族學生,薑炳璋努力學習羌族語言,還收集日常用語,作出漢語譯音,以後又將這些內容收入縣誌。
薑炳璋曾寫過一首《白草歌》:“咿嚶雜嘈難為聽,喚譯譯來為予說。東鄰父喪焚父骨,西鄰殺牛療痼疾,南鄰持籌兒為奴,北鄰負債女離室。願將花雨洗蠻風,忍將吾民千三尺。紛紛父老皆點頭,赭汗津津額頭流。人類雖殊人性侔,何但朝鮮風俗化箕疇。”
這位漢族的縣令通過儒家倫理,勸本地人放棄火葬、殺牛療疾等“陋習”,而父老鄉親聽了他的這一番教導,個個都“赭汗津津額頭流”,慚愧呢。
不過,真正讓薑炳璋載入北川史冊的,是他對本地“大禹”曆史文化的大力弘揚。他通過查典籍、訪問民間、考察遺跡,作了《禹穴考》、《石紐歌》等文章,確認石泉(即北川)是大禹的降生地。
為了弘揚大禹為萬民謀福利的精神,薑炳璋在1766年重修了大禹廟的大殿,新建了後殿,另置大門三間,左右出租,租金用來修廟。他還撰寫了《重建禹王廟記》,提出凡到石泉擔任官長的,都要將修建禹廟、祭祀大禹作為重要職責。除此之外,薑炳璋還在縣南夏王宮之右建造“神禹故裏坊”,在《石泉縣誌》中撰寫“禹生石紐”的翔實考證。
1769年,薑炳璋辭官回鄉,百姓戀戀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