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巾幗(2 / 3)

“……”

“你不早說……以後不許大喘氣兒,乖。”

(瓊英篇完。)

---------------------------扈三娘篇---------------------------

(微虐)

自從靖康初年的衛國戰爭以來,大宋在經濟和軍事上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快湧現出不少能征善戰的中興武將,軍隊也實力大增,一批批頂到燕雲邊疆。

而金國方麵,內鬥消耗了過去幾年吃下的絕大部分的遼國國力。各貴族勢力此消彼長。在喘息的間隙,也會冒險南下入宋掠奪財物,通常是打了就跑。

嶽飛組織過幾次大型北伐,但國家經濟尚未恢複完全,糧草供應不上,暫時也沒條件深入林海雪原。

在一次次小規模的邊境衝突中,年輕一代在戰鬥中成長。

燕雲邊陲哨所。一道黑雲自地平線碾壓過來。鴉聲陣陣,齊人高的黃草叢中突起兵馬之聲,刀光槍影搖曳,刺耳的弓弦聲響劃過半空。紛亂的馬蹄聲踏得大地震動。一場小型遭遇戰進行正酣。

“三隊五隊跟進!弓箭手掩護!……x了個娘的,小心西邊那幾匹馬!上!上……”

宋軍是被偷襲的一方,人數並不占優,求援的兵馬派出去,有條不紊地組織著撤退。

忽然遠處紅旗招展,劈開了漫天的黑雲。

一騎白馬當先馳來,載著一身紅裝的女將軍。馬前兩麵認旗,鬥大的字寫得清晰:“關西貞烈女,護國一丈青”。這個名號在宋軍和金軍中同樣響亮——嶽飛麾下的頭一號女將統製官,比和她同銜的男將軍都厲害得多。傳說她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隻要眯起眼睛,便是要殺人的訊號。

被圍困的宋兵精神大振,歡呼道:“援兵來了!一丈青來了!兄弟們,殺出去!”

與此同時,見到旗幟的金兵相顧失色:“一丈青來了!撤!”

扈三娘微微勒馬。雙刀如水,巾幗束發,全身絳紅色勁裝結束,紅錦套索係在腰間。黝黑結實的頭盔下,一張臉白得幾近透明,臉頰上一道幾乎看不出來的細傷疤。白皙得耀眼的臉,在紅衣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漆黑的眼珠一掃,迅速評估情勢,轉頭對身邊副將說道:“哥哥,咱們上前衝殺一陣……”

眯起眼,迅速鎖定目標:“將那個穿重甲的千夫長殺了!”

扈成武功不及妹妹,樂得屈居副將,大聲道:“得令!”

-------------------------

一丈青的援兵及時趕到,很快扭轉了局勢,宋軍守住哨所,望著逃竄北去的殘餘敵兵背影,吹口哨歡呼。

扈三娘沒怎麼笑,

看著手下們收拾殘局,坐下來休息,隨手撿一塊布,慢慢擦淨刀上的血跡。

冷淡著聲音,吩咐身邊通訊兵:“擬好俘虜名單,去向嶽元帥報捷。”

忽然有人來報:“稟夫人,那個……有人來……投軍效力,帶著東京大理司直的……嗯,舉薦信。”

邊疆戰場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自從軍隊的名聲好起來之後,也時常有人前來“投軍效力”,期待著鯉魚跳龍門。但來人的質量未免參差不齊,不乏被望子成龍的父母送來的紈絝子弟。

扈三娘不覺得“東京大理司直”的推薦信分量有多重,但軍隊需要新鮮血液,見一見也無妨。

人一來,扈三娘揉揉眼睛,頓覺十分麵善。但見此人油光水滑,一副不學無術相,眼睛還不時往自己臉上瞥;身材卻頗為瘦削,一身衣裳也破爛補丁,不太像是剛從富貴人家出來的。

秀眉微蹙,想了好久,開口問道:“你姓高?”

對方點頭哈腰:“信裏寫著呢,小人名叫高……”

扈三娘刷的收刀入鞘:“沒讓你說話!你是高俅的兒子?”

那人嚇一跳,趕緊作揖:“是,是……哦不,不是,小人跟高俅沒……沒關係……不是一家……”

心裏咚咚咚劇跳。這女將軍怎麼知道他老底兒?

旁邊幾個軍兵互相看一眼,吐吐舌頭。扈夫人平日高冷歸高冷,可沒如此態度惡劣過。這到底是讓不讓人家說話呢?

當年靖康政變,高俅讓林衝在殿帥府內殺死,樹倒猢猻散,手下人一哄而散,沒被治罪的都趕緊跑回鄉下低調過日子。

這高衙內本就不是高俅的親兒子——隻是個同姓的叔伯兄弟——這下趕緊撇清關係,趁著京城動亂,卷了細軟跑出太尉府。又生怕被林衝找到尋仇,換了個泯然眾人的名字,戰戰兢兢的過了一陣子。

但坐吃山空,錢財禁不住揮霍。幾年下來,胖衙內變成了瘦人幹兒,肚子餓得緊,隻好硬著頭皮,偷偷找上高俅以前的相識同僚——大多數人給了他閉門羹,然而畢竟有少數拉不下麵子的,或是有過去的把柄在太尉府上,隻好把他請進門去,給點錢,找個由頭打發走。

就這樣被踢了幾次皮球,高衙內攥著不知哪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熟人寫的“推薦信”,這就跑到北方來碰運氣,期待著捧上一個長期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