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似乎就在一轉眼間,距離上一本書《隱形的翅膀》出版已有四年時間了。
四年裏,我曾很努力地想要搞好工作。作為《寧波日報?開發導刊》編輯部的一名副刊專刊編輯,走訪開發區內的企業、組建通訊員隊伍,是我接手這份工作之後,所要麵臨的課題。在與企業人員接觸的過程中,我有幸親曆並見證了這些外來建設者在港城追求理想的奮鬥過程,並把它們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收錄在《一路上有你》小輯中。這些新老寧波人相互融合、共同建設港城的故事,從一個側麵記錄了人與人、人與城市和諧共處融合發展的過程。我想,這些文字的出現,也許在文學性上並不是很出彩,但它們為“往前趕路”注入了奮鬥拚搏的正能量。
四年裏,我努力地學習。我的書櫥裏,擺放著很多書籍,有黑格爾的《美學》、薄伽丘的《十日談》等。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閱讀中,我還養成了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於是就有了《行走在路上》小輯。同時,為了能夠係統地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我還參加了寧波大學漢語言文學班的培訓學習。在培訓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僅僅是我在加油充電,我身邊的人,包括老師和同學們,大家都在為自己的明天而不懈努力。之後,我把自己耳聞目睹的這些人和事記錄了下來,這就有了《往前趕路》一文的出現。我覺得,在一個快速發展的大時代裏,更多的人都和我一樣,在不停地往前趕路。
四年裏,我也曾努力地想要接近文學。當我每一次出門遠行,我都試著讓自己懷揣文學的夢想上路,跋山涉水、尋古問今,我在尋找中領悟山水的美。旅途中,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以遊記的方式記錄下來,這其中有《水做的玉溪》,也有《一個人的鼓浪嶼》。當我每一次聆聽他人的故事,感受他人的生存困境或者精神壓力時,我試著讓自己獨立思考,並以人生感悟的方式記錄下來,這其中有《小園香徑獨徘徊》,也有《好好先生》。也許,當你信手翻閱時,會從中發現某一個似曾相識的麵孔。
四年裏,我收獲了人生許多的感動和溫暖。如果說,我是湧入東海之濱浪潮中的一滴水,那麼,我的進步和成長離不開大海的滋養,也離不開海浪花開的激流浪波,是這個大時代奮勇前行的力量推動著我往前趕路。一路上,我收獲有《冬日裏的溫暖記憶》,它讓我想起可親可愛的同事,以及踏實工作、埋頭寫稿的版麵作者;一路上,我也收獲了《年糕飄香的日子》,它讓我知道,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日常生活的點滴溫暖,不僅可以熨帖人心,還讓我感受到這個美好時代生命的溫度。
四年裏,我也曾因父親的離開痛哭流涕。我曾在《有一種悲傷 無法言語》一文中寫道:“我常常以自己很忙的借口掛斷父親的電話,我以為老人家會一直等候在原地……”如果不曾失去,我不會意識到盡孝須趁早的道理;如果沒有刻骨銘心的傷痛別離,我可能還沒有學會珍惜。相信每一次哭泣背後,都是一次成長。往前趕路中,總會有一些人陪自己渡過生活的難關,漫過生命的低穀。也許從此成為知己,也許就此各奔東西,但留在心底的暖意,會一直相隨。
感謝北侖區文聯名譽主席汪友誠先生為本書題寫書名;感謝著名作家夏真老師百忙之中撥冗寫序;感謝北侖區文聯張久紅書記的支持和鼓勵,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感謝《寧波日報?開發導刊》編輯部的領導同事們,是編輯部寬鬆愉悅的工作氛圍和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讓我有所敬畏、有所追求地開展業餘文學創作。
感謝文學,跋涉於漫長的人生旅途,流湧著行行色色的人們的影踵,是文學使這綿遠的平淡有了滋味,有了色彩,有了生動,有了感念與思想的碰撞;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是他們的愛,讓我更好地努力前行;感謝往前趕路中,有緣相遇的你,生命因你的微笑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