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尾聲二(1 / 2)

尾聲 尾聲二

若幹年後,以下洋塗圍墾區為主要腹地的寧海三門灣區域開發粗具規模。

那是個早晨,那些個當年參加下洋塗圍墾建設的有功之臣,被邀請來參加一座碼頭的竣工儀式。

我們沒有參加碼頭的建設嗬,他們在接受邀請時這樣說。可邀請者說,沒有你們當年的辛苦,我們的碼頭建在哪裏嗬?

這樣,他們從五湖四海趕來了。

推開窗戶。注意,這不是那個普通的窗戶,這是一家五星級賓館的窗戶。這家賓館,建在下洋塗圍墾地的土地上。

他們的房間是在59樓,窗戶隻是象征性地打開一條縫。可是,先是一陣熟悉的氣味飄了進來,那是他們當年圍墾下洋塗時天天聞慣了的氣味。

這個氣味就屬於下洋塗,別的地方的氣味,就是不一樣。

那種氣味腥腥的、鹹鹹的、甜甜的,腥的是這裏的魚兒、蝦兒;鹹的是這裏的海水,還有他們當年的汗水;甜的是他們當年竣工時的心情,這甜味居然在時隔好多年後的今天被放大了幾倍。

這種甜味是在他們放眼窗外後感覺出來的,越來越濃。

腳下的土地,近處的大堤,大堤外的海水,遠處的山,似曾相識,卻又有變化。

那些用他們汗水澆灌過的土地嗬,那些用他們的心血築起的大堤嗬,那些泡過他們身子的海水嗬,那些見證過他們建設場景的遠山嗬,此刻,披了新裝在歡迎這些功臣的歸來。

那個親切和真摯嗬,打動了他們的心靈。

賓館的樓是一個製高點,從這裏放眼望去,這塊土地上建立起來的街道、工廠,像是雨後春筍般成長,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按著“濱海生態縣、人居幸福地”的標準,那些工廠企業、商業區、居民區,都井井有條地排列在這塊土地上。現在,它們都沐浴在早晨的陽光中。

那一種生機盎然的態勢,就如莊稼地裏拔節的禾苗,滋滋有聲的;就如年輕人血管裏的血,奔湧著,躍動著。

好像自己也變得年輕了似的,他們的眼睛裏燒起了一把火,就如當年他們在這裏圍墾時的狀態一樣。

讓我再年輕一回吧,我將把這裏建設得更加美好。

下得樓來,旋轉門將他們送到賓館外,高級的迎賓車已經在等候。服務人員想攙扶他們上車,他們不讓,說是要步行到港區去。服務人員解釋說,不是怕他們體力吃不消,而是怕他們找不到路。

嗬嗬,有一位笑起來,說,這地方會找不著?

下洋塗還是汪洋一片的時候,他就熟悉了,這大堤是他們一點點築起來的,對大堤就如對自己的身體一樣熟悉。

幾位昔日的建設者抖擻精神,在晨光中行走。他們長長的身影,掠起了一地光的波瀾。

過馬路的時候,他們尋找斑馬線。將頭左右轉動時,一批紅領巾跑過來,親熱地拉住手說,叔叔爺爺們,你們要過馬路,隨我們來。

在一個開滿鮮豔花朵的旁邊,有一個入口,那是地下過道的入口。有一條自動扶梯將他們送到地下。他們就對領路的孩子說,你們走吧,我們認路。有一個補充說,這裏的土地,每一寸,每一縷,我們都認得。

孩子們說,這裏有五個出口,通向不同的方向。

他們馬上說,那,孩子們,再給我們引導一下,多謝啦。

孩子們齊刷刷地說,不用謝,今天港口竣工剪彩,正是休息日,我們就自發來這裏做義工,嗬,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孩子們果然將他們導引到港口方向的出口,然後依依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