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紅樓夢中夢窺人14(完)(1 / 3)

賈母聽聞黛玉小定,且男家是白雲書院之人,心中不滿至極。在賈母心裏,滿京城的王孫公子也不見得幾個比得上寶玉聰敏俊秀,寶玉現今隻是未定性,若他肯學,怎樣的前程掙不到?原本兩個玉兒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良緣,偏林家竟瞧不上,連自己生的女兒都沒了娘家。

因此,賈母在當日托病並未親去,王夫人最不願麵對賈敏,見賈母這態度,正好也不去。最後邢夫人和王熙鳳領著幾個姑娘去了。

邢夫人不大會說話,卻不是不懂規矩禮儀,有王熙鳳在一邊幫襯,倒也應對得體。三春在後麵見黛玉,迎春木訥,惜春冷淡,探春倒是精明,卻又受製於庶出身份,看到黛玉小定這般熱鬧,心中何嚐不羨慕。在探春看來,這門親事定的太低了,和林家不大相配。迎春向來逆來順受,她年紀最大,今年都十七了,卻也沒個上門提親的,這等事不是沒想過,卻覺無可奈何,父母如何做主便如何順從。

唯有惜春臉上有些神采,且是真心實意的道賀:“林姐姐,可見林姑父疼你,為你選了這樣好的親事。”

黛玉自然是滿意的,但她也深知三春的處境,倒不好太表露。

這日寶釵和湘雲沒來。

湘雲是因著史家之事。

史侯爺看似牽扯到軍中倒賣軍械案,實則是皇上在肅清南安王爺軍中的勢力,史家、衛家都是南安王爺麾下,自來親密,這也是史湘雲與南安老太妃十分熟悉的緣故。南安王爺把持兵權不肯上交,在軍中又勢力頗大,如何能讓皇帝放心?四大異姓王,其他人都放了權,唯有南安王府擁兵自重,且守在平安州不回京。

皇帝一邊遣人去平安州,一邊消減其勢力,不到萬一,並不想將人逼反。

南安王爺也有顧慮,畢竟老母妻兒都在京中,況且他雖可以在平安州擁兵自重,卻不代表反叛後能得好處。南安王爺不蠢,他不過是不願放棄兵權,想繼續掌握權力,謀得這一份利益罷了。所以,南安王爺與皇帝之間一直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然此回皇帝大怒,倒賣軍械可通叛國,罪名兒可大可小。最後皇帝網開一麵,衛老將軍革職除爵,抄沒家產,念其護國有功且年事已高,令其攜家眷返回原籍。這已是開恩了,衛老將軍謝主隆恩,帶著妻兒和幾個仆從,離開了京城。

衛家一走,先前與史家的婚事自然不再提及,史家也沒心思追究。

史家一門雙侯,曾是怎樣的風光,現在同樣是革職除爵,卻並未抄家,隻是罰了一大筆銀子。史侯爺很清楚為何與衛家不同,先前史家家計艱難,乃是因歸還了國庫欠銀,大約皇上念著這點,這才沒抄家,且小輩的官位保住了

。史家如今家底兒都要被掏空,隻得賣了侯府,另擇住處,好歹根底還在,總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寶釵因著已經定親,謹守規矩,不肯輕易出門惹人閑話。

算來寶釵比迎春小一歲,今年正滿十六,乃是女子最好的年紀,過了十六就慢慢兒老了。幸而她如今已經與寶玉定親,否則真要被人說是老姑娘了。即便如此,賈家遲遲沒有商議婚期,薛姨媽開始著急起來。

王夫人安撫道:“妹妹何須著急,總歸親事已定。寶玉今年才十四,等八月裏老太太壽辰過完,我與老太太提一提,趕在年前將大禮過了,定下日子來,明年便讓寶釵過門。我也盼著她早些來呢,我最喜歡寶釵的賢惠大度、隨時從分,我所見過的女孩子裏沒一個比得上她的。她來了,又能照顧寶玉,督促寶玉讀書上進,又能幫襯著我打理著上下瑣事,不知省多少心思呢。”

一聽是讓寶釵過門就管家的意思,薛姨媽心中滿意,臉上就笑道:“說這些還早,她年輕不懂事,哪裏值得你這樣誇她。”

總歸薛姨媽得了準話,回頭就再準備嫁妝去了。

如今寶釵有了著落,薛蟠還沒有成家呢,薛姨媽也是愁。倒也正好,若是嫂子先入門,這嫁妝陪的多少隻怕就要鬧矛盾。雖是如此想,薛姨媽還是去尋了官媒婆,請媒人幫著留意。

薛蟠舊年被柳湘蓮打了一頓,自覺無顏見人,待傷好了便借口要出門學做生意,不顧薛姨媽勸阻,跟著鋪子裏的老掌櫃和夥計們就走了。

半年後薛蟠回來,進門就催促薛姨媽打點聘禮東西,去夏家提親。

“夏家?哪個夏家?你怎麼出門一趟就知道操心終生大事了?”薛姨媽一驚,怕他被人哄了。

“媽忘了不成,桂花夏家,與咱們家一樣在戶部掛名的行商,小時候兩家有過來往的。夏家老太爺早些年沒了,家裏頭隻一個老奶奶帶著個姑娘過日子,沒個兄弟幫襯,見了我跟見了親兒子似的。她家姑娘十六,正要說親呢,媽快些打發人去,別遲了又許了別家了。”薛蟠一臉猴急,竟是將那夏家姑娘時時刻刻掛在心裏。

薛姨媽這時候想起來,那桂花夏家據說有幾十頃的地單種規劃,城中一應規劃局都是她家的,宮中一應盆景亦是她家供奉,端的富貴非常。難得夏家人口簡單,一個老奶奶帶著個姑娘,若是真做成了親事,豈不是一樁美事!

薛姨媽已是心動,又被薛蟠不住的歪纏,便請了官媒去提親。

夏家顯然也有意,一說就成了。

兩家兒女都大了,這親事便趕的急,年前就要過門。

寶玉聽聞此事,還在為香菱擔心,誰知回頭就聽襲人道喜,說迎春有人家了。

賈赦選的東床快婿姓孫,孫紹祖,兩家原係世交。此人三十不到,並未娶親,隻一人在京,已襲了京職,又在兵部侯缺題升,生得麵貌魁梧體格健壯,且家資饒富,賈赦便心中十分滿意。賈赦稟告了賈母,賈母心裏不願意,但覺得女兒親事都是父母做主,便並不說什麼。賈政卻是看不上孫紹祖,那孫紹祖多年前走投無路求到賈家門下,又不是詩禮之家,現在卻要兩家做親,如何合適?但賈赦不理,很快就把親事定下,沒多久又過了大聘,定好迎親之日。

自親事落定,迎春惶惶不安,害怕不已,根本沒有半點新嫁娘的嬌羞與憧憬

。但除了背人處哭一哭,又能如何?白日裏依舊和丫頭們一起忙著準備嫁妝衣裳,甚至時日長了似乎也習慣了,也會被打趣的難為情。

這件事,唯有賈敏心下不安日盛。

賈敏死後在賈家逗留多年,看盡了一切,又如何不知迎春的悲劇。這姑娘當真是個木頭似的人兒,針紮不出一聲,慣會逆來順受,但她也是個好姑娘,賈敏不知道就罷了,分明知道,哪裏忍心看著迎春再次落入狼窩。

她知道自家大哥是說不通的,而賈母竟是不管,最後隻能和林如海提了。

“到底是我侄女,好好一個清白姑娘,那孫紹祖實在不妥。”

林如海見她如此上心,便去查了查,果然查到一些事情。這孫紹祖性情暴虐,性子上來能將丫頭打死,且又貪淫。孫紹祖在外與人提及親事,便說賈赦欠他五千兩銀子,還不起,這才拿女兒抵債。

如今皇上正在清肅官場,孫紹祖算不得什麼,林如海與同僚打個招呼,不多時便將孫紹祖從候補裏除名,且尋了兩個錯處,把指揮一職革除了。

孫紹祖急的四處張羅,到底無果。

賈赦一看,頓時不樂意將迎春下嫁,且現在孫家落敗,哪裏敢和賈家嗆聲。賈赦竟是沒與人商議,強硬的退了親。原本便少有人上賈家提親,如今又鬧出退親一事,名聲更是不好,賈母氣的將賈赦罵了一頓,卻也無用了。

賈敏卻是歎道:“大哥做事也太心急了。”

“二姑娘的性子實在說不上好,便是沒了孫紹祖,焉知下一個就是好的?她自己沒主意,立不起來,都無用。”林如海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誰能管誰一輩子呢,往後看她的造化了。”賈敏深知,或許她能救一個人,兩個人,卻挽救不了腐朽衰敗的賈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七月底,賈政歸家。

賈政交割了公務,得假一月,正好八月初三就是賈母八十壽辰,賈家上下忙碌,籌備的整整肅肅、熱熱鬧鬧。賈母因著史家的變故,病了一段日子,好了以後身子也不大利索,且時常看著寶玉三春幾個發呆。賈母到底經曆的多,隱隱嗅出不詳之氣,一個甄家沒了,一個史家倒了,焉知下一個不是賈家?

壽辰熱鬧完,王夫人便提出與薛家過大禮的事兒。

賈母麵上淡淡的:“你做主便是。”又說:“明年四月裏挑個日子吧,拖到八月太久了些。”

王夫人頗感意外,但賈母不反對便好,她立時便歡喜的去籌辦。

賈母也是考慮到親事已定,無可更改,且寶玉明年滿了十五,倒不如早些完婚,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