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折桂(鳳清儀番外上)(3 / 3)

“大王,大王,如今漢武為求長生不老,遣人四處尋訪方士,正是我輩混吃混喝的好時候啊。”小妖拉住他的衣角,擠眉弄眼地說。

“為了宮廷禦宴,我就勉強一下吧。”可敬的妖王決心為孩兒們探路。

他當然沒有用獸形,那樣的話他可能會被關在籠子裏,當作麒麟之類的瑞獸獻給帝王,被傳看欣賞一下,然後扔給禦園的內監喂草料。他選擇化身為清俊的中年羽士,在宮娥引領下走進重重深宮,來到大漢國權力的中心。

最動聽的歌,最妖嬈的舞,最美麗的女子,乃至最尊貴的帝王,都未能撼動這位羽士一絲。他臉上自始至終帶著得體的微笑,衣袂長須無風自動,飄飄有神仙之風。

直至有人正在漢武帝麵前清歌:“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國與傾城,佳人難再得。”他和漢武帝平靜無波的臉上,終於有了一絲動容。

漢武帝是因為歌聲中描述的那位傾國少女,而他,則是在這至尊至貴的金粉之地,見鬼地見到了眼前的少年。

鳳清儀微微含笑,托著一個金『色』的獸紋酒觥,為他添酒,服『色』卻並非侍者reads;。

諦聽怔怔地看著他的笑容,連酒都忘飲,卻見他眨眨眼,退到漢武帝身邊小案後跪坐下來,愜意地自斟自飲,再吃個果子。

這帝王啊,執著於求仙,卻不知仙就在身邊。

漢宮數日,他忽悠帝王燒丹煉『藥』,多多給錢,卻沒有機會再與少年交談,隻偶爾遇見,以目示意。離宮之日,他驀然回首,重重華帳放下,已經不見那人。

出宮之後,他繼續登山涉水,鏟凶除惡,甚至與外族合作展開行動,維持著妖族的太平。王者就是王者,有屬於王者的職責。這些事,他做得越多,受到的尊崇就越高,王者的地位就越穩固。其他事情,隻是長河裏的一個漩兒,轉眼就過去了。

在漫長歲月連綿不絕的冒險中,他屢有奇遇,上過高山,下過深海,曾經沉在沼澤七日七夜,又曾陷在古仙洞府難以回還,得到了玄蛇佩劍,直麵過魔族的入侵,又參與組織過對李公仲少都符的剿殺,無數次徜徉在生死邊緣。

他不知道,當他的玄蛇劍刺進一個魔族將軍的軀體,自己也陷入四麵合圍時,那個他曾兩次遇見的少年卻獨自來到了風雪漫漫的昆侖之巔。

“好景!”鳳清儀伸足踏在一塊冰雪覆蓋的岩石上,任憑風雪吹打在身上,豪氣幹雲地說,“我的門派,就叫昆侖派啦!”

山頂上除了石頭和冰雪,一無所有。他便在這裏搭了雪廬,潛心修煉,以心悟道,以劍行道。他從來沒有一支固定的劍,風也是劍,雪也是劍,殘枝也是劍,石塊也是劍。昆侖劍法,絢爛如一場暴風雪,既瘋狂,又安靜。

最初的徒弟是一個被他撿到的跛足的小乞丐。後來,小乞丐又把山下撿到的一個棄嬰抱上了山。第三個徒弟,則是耳朵尾巴都尚未隱去的小狼妖。

三個娃娃,搖搖晃晃地揮著樹枝,跟著他學“昆侖劍法”。

隨著弟子的成長、下山曆練,又有一些少年男女慕名上山,請求做他的弟子。

鳳清儀的關門弟子,是一個受傷的中年樵夫。在見到兩個小童空中鬥劍玩耍後,他納頭下拜,再也不肯離開昆侖。

他入門很晚,但進步很快,也是弟子中最沉穩的人。為了嘉獎他,在他五十歲生日那年,鳳清儀帶他下山,借個鐵匠鋪子親手捶打了一柄彎彎曲曲、厚薄不勻的鐵劍送給他,還告訴小弟子,這把他第一次做鐵匠活兒鑄的劍就是“昆侖劍”了,望他謹守道義,將昆侖派發揚光大。於鳳清儀不過是遊戲一般,這樵夫出身的弟子卻是珍之重之,再三泣拜。

若幹年過去,鳳清儀一去不回,弟子們也風流雲散。

但,無論是大師兄的破門而出,二師兄的意外慘死,還是三師兄的下落不明,都未能動搖這小弟子繼續守護山門的決心。更重要的是,他無疑還繼承了師父那種陶朱公的本事。

憑著金山銀海,昆侖派在質疑聲中重新興旺發達起來。銅臭帶來了巍峨的殿堂、樣樣俱全的練武場和耗費無數資源的護山大陣,也帶來了大量仰慕仙境一般修煉環境的弟子。這位樵夫掌門轟轟烈烈地完成了這一切,又選出了資質尚可的弟子,盡力完成了傳承。可以說,沒有這位最晚入門的樵夫掌門,昆侖派隻會成為鳳清儀玩過就丟開手的玩具,根本不可能發展成為赫赫煌煌的修仙大派。

至於鳳清儀,因為他從未告訴弟子們他的名字,昆侖隻把他稱作“祖師”。

在那個樵夫小弟子仙逝後,最後一個見過他樣貌的昆侖人就消失於這個世界。

四百年後,妖王諦聽為救在少都符手下僥幸未死的小狐妖陰綠桃,喬裝改扮,拜入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