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鄉 味 柴橋三味(1 / 1)

卷二 鄉 味 柴橋三味

沿329國道一路往東,越過同盟山嶺,便到了柴橋地界。

沒見到城郭人家,先見到了杜鵑花。

大麵積的杜鵑花,用大兵團的陣容,撲翅登陸,占據著這裏的山山水水。它們以護城牆的形式,在柴橋周圍,團團打造起一道華麗的防禦工事。

柴橋就掩映在花木之後。

古時重鎮的護城牆,均以冰冷堅硬的磚石鑄就,柴橋卻以搖曳扶疏的花木做其屏障。對於天下來客的不設防,任其自由出入、自由買賣,才形成了數百年來柴橋商賈重鎮的地位。

據說柴橋的杜鵑種植起步於上世紀的80年代。但凡一種牌子能夠打響,其間必會經曆種種艱難曲折,柴橋的花農想必也有相當動人的創業故事,然而他們終於還是憑著杜鵑這個品種,以一枝獨秀的姿態,闖出了“中國杜鵑花之鄉”的名號。

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下嶺右拐,越過花香撲鼻的杜鵑園區後,便進入了柴橋老街。

一進入,即感覺歲月變緩了,生命變悠閑了。滿大街人頭湧動,從北侖東部城鎮過來的人,把這條街擠成了鬧哄哄的河流,他們身處其中,自在地逛街購物。你隻能隨著他們,慢吞吞地、不急不慢地前行。

在這裏,你會看到人間的富足豐裕,也會看到鄉下人的優遊自得。你會覺得,原來生活可以過得慢一點,因為慢一點,生命就長了。

東部人家但凡有做大事的,比如婚宴、治喪、壽慶等,所需物品都會去柴橋購買,因此說,柴橋有種商賈味。它有方圓百裏內最興旺的集貿市場,有最熱鬧的服裝攤,有多達一萬餘家的各色店鋪。

它就像大肚菩薩,每逢集市日,北侖東部的鄉民都會來此朝拜。

為何柴橋會熱鬧繁華如此?

這是由柴橋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在北侖東西走向的狹長地段上,柴橋位於中部,咽東西之要喉,扼來往之門戶,顧盼四方,因而成為商貿通衢。

東部城鎮(包括梅山、上陽、三山、白峰、郭巨)的人要出去闖蕩,必須經過柴橋。從東部送來的土特產,經由柴橋轉售各處,各處的時新物品,又經由柴橋轉售東部各處。

這形象,正是一座連接東西、互通有無的橋。倒也湊巧符合了柴橋這名字的含義。

柴橋的得名,也正起源於一根叫作“柴橋”的橋。所謂柴橋,我本以為,那必是條用木柴鋪就的小橋,古樸而厚實,幾百年來,引渡無數世上人。

但曆史告訴我們,那其實是宋朝一戶柴姓人家捐助的石橋,即柴姓之橋,而非柴木之橋。後來推而廣之,成了這方城鎮的名字。

柴橋另有一座古橋叫“五馬橋”,橋欄上刻有對聯曰:曾經水陸幾千裏,特建東南第一橋。口氣裏有雄視一方的豪邁。

柴橋也真是個“橋鄉”,除了柴橋及五馬橋,還有穿山碶橋,據傳為北宋名臣王安石所造,另外還有“薪橋”、“資聖橋”、“石欄橋”、“風打塘橋”等等。眾多的橋,串聯起了柴橋,使它恍若一串珍珠;而柴橋,又串聯起了北侖的東西部。

除了商賈味,柴橋還有濃厚的書卷味。且不說以經史起家的黃式三、黃以周,也不說以科學揚名的李誌堅、王陽元,單單一所柴橋中學,就出過兩屆亞運會冠軍葉佩素、現任財政部長謝旭人等名人。

柴橋中學的曆史比較悠久,它始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由小至大,從弱到強,曆經種種風雨,終於沉澱下深厚的文化教學氛圍。一段時間,柴中的師資力量為全區之最,引得其他學校紛紛到柴中挖掘教學人才,這也成為柴中的驕傲。東部城鎮的子弟,均以能考上柴橋中學為榮。

我讀書時,比較愛好曆史與政治,聽說柴中的老師對於講解曆史、政治有獨到之處,在課堂上經常旁征博引,聽得堂下學子如癡如醉,我遂傾慕無比。於是假扮柴中子弟,尾隨在此就讀的老同學,一起去教室聽課。果然,柴中老師的治學功力高人一等,講的是書本之事,但意思往往在書本以外。

那時,柴中老師的講課摘記,在其他學校相當流行。我回去後,那兩堂課的摘記也迅速成為了其他同學的寶貝,一時供不應求。

花木的清香味,商賈的銅鈿味,學校的書卷味,這三種完全不同的味道,就奇妙地融合在柴橋這片僅65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彼此交互輝映,相得益彰,今後,它們也將如此地和諧共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