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哲瀚也沒藏著掖著很快就開始分析起寧王這個人。
“寧王現在被黛鳶迷的暈頭轉向,就是被皇上放出來也很少出王府,那麼黛鳶就失去了來大魏的意義,所以她會鼓動寧王盡快走進朝堂,以達到她的目的。
她最終的目的以前是控製皇上,為南疆爭取最大的利益,但現在,她最大的目的恐怕就是當上皇後。
她想當皇後卻不容易,前麵三位王爺不會放手,而她這個人從她違背南疆王意思選擇大皇子就可見,她是一個急功近利之人,這樣的人要對付起來並不難,我想,她會在寧王進入朝堂後鼓動寧王去爭取兵權,最後會發動政變。”
顧安和顧嫣、駱榮軒三人聽後對視一眼,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按他們所想,四位王爺中肯定有人會按耐不住發動政變,一旦有人這麼做,京城四大營必會被牽連進去,而他們必須暗中控製四大營,讓這些兵力為他們所用,這也是他們精心策劃走出大家視線的目的。
但是,他們以為第一個發動政變的會是端王,因為端王府裏有好戰又衝動的蠻族公主戈爾燕,兩人現在可以說是兩情相悅,隻要戈爾燕說動端王,端王極有可能會做出弑父殺君的事來。
現在聽了顧哲瀚的他析,他們反倒覺得第一個動手的真的會是寧王。
結果顧哲瀚真的猜對了,寧王的確準備發動政變,但第一個對魏文帝下手的卻不是他,而是瑞王。
瑞王在結果了顧楓後與端王對上了,可端王也不知道怎麼了,處處避讓瑞王,這讓瑞王覺得端王理虧,更加認定了是他害死他那麼多的手下的事情是真的。
四王在放出來後接的第一件差事就是協同和作辦好魏文帝的萬壽節,結果最後出力的寧王。
端王避門不出,康王因為於倩有了身孕卻讓身邊的丫鬟青煙給害的小產,在府裏解決這件事而顧不上萬壽節的事,而瑞王妃還沒有發喪,萬壽節的事就更顧不上了。
這下就尷尬了,四個兒子隻有寧王出來主事,這讓魏文帝在閉門不出半個月後又一次大發雷霆,氣的暈了過去。
瑞王雖然沒有管萬壽節的事,但動作卻不少,給寧王找了很多的麻煩,讓寧王一時間把所有的精力都投進了萬壽節的準備工作當中,根本無暇顧及再發動政變的事。
到了萬壽節那天,在自己寢宮裏貓了近一個月的魏文帝出現了,隻見他雙眼迷茫,頭發花白,臉色蠟黃,身形消瘦,整個人無精打彩的,看的金太後和馮皇後都心疼不已,直呼皇上受苦了。
一邊抱手站著的孫英抽了抽嘴角,扭過了頭不敢看金太後和馮皇後。
他能說皇上這一個月來沒幹別的,把顧安從世子妃那劃拉來的話本全讀完了嗎?
雙眼迷茫是看書看的,天天掌燈後還不睡,寧可冒著火燒大殿的危險也要把書看完。
臉色蠟黃是休息不好鬧的,身形消瘦是光顧著看書了沒功夫吃飯才變成這樣的,再加上出來時皇上特意讓他弄了點薑汁抹臉上,他攔都攔不住。
魏文帝尷尬地衝金太後和馮皇後笑了笑,然後坐到了上首的龍椅之上。
宴會開始,魏文帝不時地向國公府所在方向瞄,看一眼臉色難看一分,看一眼傷心片刻,再看一眼眼淚都要下來了,眾朝臣一看就懂了,皇上這是想起顧安了。
看吧,早就說顧安才是皇上的真愛,他們沒猜錯。
徹底把魏文帝和顧安是一對的事坐實,眾朝臣心裏突然舒服點了。
人家是真心相愛的,不重用自己人重用誰?顧安得寵就對了!
眾朝臣暗暗點點頭,突然覺得自己又聰明了一分,心境又獲得了提升,看事物和事件都有了新的感悟。
正在眾朝臣暗自琢磨著魏文帝和顧安是從何開始“相愛”的之時,坐在龍椅上的魏文帝突然口吐鮮血暈了過去。
眾朝臣被這一突發狀況嚇了一跳,立即往前衝,準備去救魏文帝。
沒等眾人衝到魏文帝身邊,四位王爺反應最快,首先將魏文帝圍了起來。
金太後和馮皇後臨危不亂,一邊叫太醫,一邊讓所有人不得離開大殿,並且下旨禦林軍待命,關閉宮門,由孫英、小李公公和暗十三化名的石山安排好眾人晚間的住宿,說白了,眾朝臣讓金太後和馮皇後聯手關在宮裏了,任何人不得與外界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