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入主東宮(2 / 3)

安親王抿了口茶,“兒媳婦說的雖然是個笑話,但是卻是很可能將要發生的事,那些老家夥會一直盯著軒哥兒,隻要有一絲機會都不會放過。

所以,你們夫妻如果不想讓人橫插一腳,就必須同心協力當好太子太子妃。

軒哥兒要努力學習為君之道,兒媳婦也要學會如何和那些夫人周旋,隻有做到無可挑剔才能讓那些家夥閉嘴。

當然,還有兩條路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一是掌控朝堂,朝堂之上成為軒哥兒的一言堂,但這樣做也有壞處,那些忠臣會對軒哥兒有意見,也會壓製了他們,長此以住軒哥兒會很累,因為什麼事都要他親力親為,放不開手腳。

二是兒媳婦不顧自己的名聲,以武力嚇退那些想進東宮的女人,隻要她們不想進來,就是她們的家人也拿她們沒辦法,除非,她們的家人不拿她們當人,隻當成待價而沽的貨物。

其實東宮清靜點挺好,這些後院也能安寧些,那些大臣也可以公平竟爭了,隻要東宮沒有了那些女人,你們可以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擔心泄密。”

駱榮軒又恢複了一本正經的樣子,皺著眉頭道:“用嫣兒的名聲來換取我覺得得不償失,嫣兒的名聲不好聽,以後還如何壓製那些宗婦?她們進宮給嫣兒請安也不會恭敬的。”

顧嫣不在意地揮地揮,“那些都是小事,我不在乎,反正我的名聲也不是很好聽,那些人厭惡我我知道,她們覺得我和她們不是一國的,太另類了。

做為一個女人就應該在家裏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不應該拋頭露麵的,保家衛國是男人的事,女人隻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守在家裏等著男人的寵幸就行了。

哼!一群智障!我顧嫣才不屑於和她們交際。

身處高位意味著責任,但同時也是權力的象征,諒她們也不敢對我如何!”

安親王和駱榮軒對視一眼,眼中有擔心,也有信任。

他們相信顧嫣會處理好她與眾宗婦的關係,讓那些女人閉嘴,她的手腕可不是那些深處內宅的女人能比的。

立儲儀式定在了十天後,這段日子駱榮軒在外忙,顧嫣就在家裏忙,一個忙著交待北大營的諸多事宜,將自己手上的事交給駱榮錦和董天寶等人,另一個則是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搬進東宮。

在這十天裏,京城百姓在得知魏文帝立了安親王世子做太子後都議論紛紛,一開始說駱榮軒不配為太子的人數居多,顧嫣得知後冷笑一聲,卻沒有管,因為有人會出手。

果然,上午剛傳出風聲下午這風聲就悄無聲息地沒了,顧嫣聽到書香的彙報後掃了眼皇宮的方向,不再理會。

風向一變,百姓們又開始回想這些年駱榮軒的成長,他們這時才恍然發現,駱榮軒進步的太快了,不過短短五年多時間駱榮軒就成到了別人努力一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就此駱榮軒名聲大振,他在邊關的表現也再次傳遍大魏,再敢沒有人質疑他的能力。

同時,魏文帝最小的弟弟龔親王看到魏文帝的做法就想起了過繼個兒子以繼承王府,他看來看去選中了駱榮錦和駱榮誠兩人。

駱榮誠是慶王的嫡孫,上有兄長,下有幼弟,按理說最為合適,但慶王卻十分的喜歡這個孫子,不管是以前駱榮誠當紈絝的時候,還是後來跟著顧嫣學習上進的時候,慶王都十分偏心於他,是絕對不會把孫子讓給他的。

於是龔親王又把目光放到了駱榮錦身上。

駱榮錦是豫郡王的庶子,原來不著調,但跟著顧嫣以後卻性情大變,不但努力上進還做出了了不得的成績出來,讓人側目。

戰場上英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在京城又能撇開臉麵開商鋪掙銀子,北大營裏交給他的任務完成的都十分的出色,可以說有勇有謀,能文能武,是個全才。

而且駱榮錦和太子駱榮軒不但是堂兄弟,還是多年的好友,他又在顧嫣門下學習,與未來的帝後關係非同一般,有他繼承龔親王府,於王府而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龔親王想好後就和龔親王妃說了,兩人商量考慮了好三四天,親自攜禮物上門了。

豫郡王本不喜歡駱榮錦,但架不住駱榮錦現在出息,與駱榮軒和顧嫣關係都好的不行,就不想把兒子讓出去,可他又不好直接拒絕,就說考慮幾天。

正巧嘉和縣主這幾天回來省親,就住在娘家,得知龔親王要過繼駱榮錦就在背後推了一把。

嘉和縣主也沒怎麼勸,隻是把事情的利弊擺在了豫郡王的麵前。

“過繼才是父王最正確的選擇,原因有二。

第一,錦弟成為龔親王世子後會感激父王,他即便過繼出去了也是父王的親子,龔親王叔身體不好,龔親王府早晚是錦弟的,隻要我們豫郡王府有事,他一定會幫著我們。

第二,錦弟與太子和太子妃關係不一般,要是知道了父王不放行,耽誤了錦弟的前程,太子和太子妃恐怕會對我們豫郡王府不滿,到頭來會得罪他們,還不如順了他們的意,成全錦弟,相信太子和太子妃看在我們的誠意的份上以後也會多多照拂我們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