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國資優教育的發展曆程(1 / 3)

(一) 美國資優教育的曆史

資優教育是指為資賦優異的學生提供適合其能力或者潛力發展需求的教育。在美國,資優教育已經走過了百餘年的發展曆程。期間,受國內經濟形勢與公眾態度及國際競爭的影響,資優教育雖幾經興衰,但越發受到重視。

1理科資優生是指理科學業成就特別突出,在理科方麵具有特殊才能和發展潛力,且表現出熱愛理科等相應的非智力特征的一類資優生。鑒於其培養的係統性和綜合性及近年來突出的影響力和成效,本章對美國高中理科資優生的討論主要限定在理科高中範圍內。

“理科高(stem high school/academy of stem)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是強調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學習的特色高中。國內有學者翻譯為“數理高中”、“數理學院”等。

美國的資優教育可以追溯到1868年密蘇裏州聖路易斯學校推行的資優生加速學習計劃。此後,培養資優生的實踐探索紛紛出現。美國對資優教育的興趣逐步提升。

進入20世紀,受實證科學主義思想的影響,資優教育進入科研準備階段,以對資優兒童的特征描述和鑒別為研究重點。然而,由於當時社會要求公平的呼聲較高,且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這一時期的資優教育很快陷入了低穀。

此後的一段時間內,資優教育雖未受到重視,卻一直吸引著研究人員的注意力,越來越多的力量參與到相關研究之中。隨著資優教育影響力的逐步擴大,研究者與教育實踐者逐步走向聯合。1946年,該領域的第一個專業組織——美國資優兒童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成立。專門組織機構的建立進一步推進了資優教育的發展。

聯邦政府強調發展資優教育始於1958年頒布的《國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當時,一些教育家提出通過加強資優教育,尤其是理科資優生教育來實現培養科技拔尖人才、與蘇聯抗衡的目標。此後,資優教育逐漸體現出適應國家戰略發展需求的特點,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

在20世紀60年代,資優教育曾一度陷入低穀,但是資優教育的理念仍得到傳播。政府也為發展資優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性保障。例如,1965年出台的《中小學教育法案》(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及之後的多部教育法律都涉及資優教育。此外,有關資優兒童的行為和認知特征及創造力的研究加深了人們對資優兒童的科學認識。

20世紀70年代後,資優教育得到更快發展。其間雖有波動,但聯邦政府支持資優教育發展的態度未發生根本改變。1988年,美國還頒布了資優教育的專門法律:《傑維斯資優學生教育法案》(jacob k. javits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education act)。這一時期的相關研究重點探討了針對資優生的教育幹預問題。

進入新世紀,各界對資優教育的關注繼續高漲。2010年3月公布的《中小學教育法案》改革藍圖(blueprint for reform for the reauthorization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規定,增加政府對資優學生的支持。

當前,美國資優教育已形成完整的體係,呈現出多元模式和多元標準的發展態勢。資優教育的任務也轉向為每個學生提供發現自身潛能和實現最優發展的教育機會。美國資優教育的內涵得到豐富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