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學生的影響
天才教育計劃的實施影響了教育觀念的轉變,不同於建國初期“全民教育政策”將教育發展的重點聚焦於資源分配和教育機會的平等,新加坡社會開始關注學生在個性特征、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方麵的差異,認為天才兒童超常的學習潛能應該得到更優質的教育服務、更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更多的發展機遇。鑒於他們在發展上的優越性,國家開始將天才學生作為其打造精英王國的主要力量,學校將天才學生看作提高教育成績、學校影響力的關鍵,家長們則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超常的天賦才能。但進入天才教育計劃,學生必須通過嚴格的選拔考試。在備考的過程中,多數學生會承擔著社會各方力量(如家庭、教師和學校)帶來的學業和心理壓力。從選拔考試中脫穎而出的學生被貼上“天才”的標簽,視為優越於普通學生的特殊群體。因此,很多兒童不再希望做一名普通學生,每個孩子都渴望被賦予“天才”的頭銜,站在鎂光燈下,成為社會、學校、家庭關注的焦點。這種社會和教育中的標簽效應可能會使普通學生模糊對自身能力的正確判斷,一旦無法獲得極易產生挫敗感和自卑感,而被認定為“天才”的學生可能會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此外,考慮到新加坡人才選拔的競爭環境,幾乎每個天才學生都希望自己成為群體中最好的,而當所有天才學生被安排在獨立的班級時,可能會削弱天才兒童對自身能力的期望和肯定,一旦遇到更優秀的學習夥伴,同樣容易產生挫敗和失落感。
(二) 對學校的影響
天才教育的實施既為學校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挑戰。因為新加坡社會一直堅信學校在天才兒童的培養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天才兒童的發展與學校教育密切相關,有資格提供天才教育的學校通常被視為是教育質量最好的學校,無形之中增加了這些學校的影響力。但是,在對學校教育進行評估時,卻忽視了學校的教育成績可能源於優秀的生源,未必是學校高質量教育的結果。因此,對於天才教育的學校來說,明確學校的發展定位,為學生提供真正優質的教育服務,充分發揮天才兒童的潛能才是未來學校發展的真正任務。
(三) 對教師的影響
天才教育教師和普通教師在知識結構、教育觀念、教學策略等方麵存在一定的差別,但天才教育計劃的實施對兩者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各自被賦予新的要求和任務。對於普通教師來說,在完成基本課程的教學計劃之外還需要為學生做選拔考試的相關準備。有很多教師發現他們原本的課程教學時間被縮短,很多時間被用於滿足天才選拔考試的需要,結果導致普通教師無法明確教育的真正目的。對於天才教育的教師來說,雖然他們是通過嚴格的選拔和培訓後上崗,教學能力和學術能力已經得到了天才教育專家的初步認可,但對後期教育質量的評估同樣容易受到標簽效應的影響,即認為天才教育教師一定比普通教師優秀。而天才教育教師的教育成就也可能源於天才學生超常的學習能力,未必是高質量教育的結果。因此,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豐富天才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為天才兒童提供真正優質的教育服務,才是天才教育教師未來專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四) 對家長的影響
家庭在天才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父母是最了解孩子個性潛能的人,他們需要對孩子表現出的特殊才能有足夠的敏感認識,這樣才能及時、適時地挖掘和培養孩子的天賦能力。但是新加坡的“天才教育熱”有時會蒙住家長正確評價孩子能力的眼睛,許多家長在為孩子能夠通過天才兒童選拔考試、智力測驗,獲得天才教育的資格做著無謂的教育投入和準備,而忽視了孩子真實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同時又給孩子帶來額外的學業和心理負擔。因此,家長應該充分利用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客觀地評價他們的個性、能力和興趣,不要做盲目的教育犧牲。
總之,雖然我們已經看到了新加坡發展天才教育中所取得的諸多成績及其所發揮的積極教育影響,但對於一項教育政策或計劃發展情況的客觀分析和評價,不應隻考察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更要分析政策、計劃的實施對教育係統各要素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可能出現問題的思考。正是基於這些思考,才使得教育政策和計劃為時代所用,促進天才教育理念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