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緣起(1 / 2)

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

起初時,隻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

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

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台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禦史,娶妻賈敏〈即賈母之女〉,生有一子,三歲時早夭;育有一女名叫黛玉(即林黛玉),夫妻愛之如掌上明珠。

林如海雖然夫妻恩愛,但子嗣稀少,唯一的女兒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

那年,林黛玉三歲時,林如海正在衙內悶坐讀書,忽然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林姑娘去出家,林如海固是不從。

和尚又說:‘既舍不得她,但隻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瘋瘋癲癲,說了這些不經之談,也沒人理他。

又過了些時日,到了夏初,賈敏著人晾曬庫房中的字畫古籍,忽然看到一柄寶劍,上篆‘福如東海’四個字,看那穗子有些年頭,劍也不甚出奇,卻放在至寶的架子上。

賈敏仔細思量,忽的想起剛成婚時,夫君閑來無事也曾在花園舞劍,許是這把。當下叫丫鬟抱著劍去問姥爺。

林如海見了故劍,有些遐思,沉吟片刻便命丫鬟送去黛玉房中。

丫鬟回稟夫人後,到唬了賈敏一跳,晚間吃飯時就問起:“老爺,因何把那寶劍送到黛玉房中?她是個姑娘家,身子羸弱,凶器放在房中,萬一損傷了精氣可怎麼好?”

林如海笑答:“夫人且寬心,我那寶劍不曾見血,沒甚麼凶煞之氣。雖然是子不言怪力亂神,但用一柄老劍,壓一壓黛玉的命數,擋一擋衝煞之氣,興許對她有好處。”

賈敏聽此言覺得有理,也有些信服:“老爺說的是。”

然而並沒什麼卵用。

藥石罔顧,就隻好求助於仙佛、風水了。

林府四下撒出人去,逢廟燒香,見觀就拜,修橋補路,施粥舍飯。

然而依然木啥用。

林如海麵前放著一摞藥方,他垂眸歎息:“哎,可憐的黛玉,她這幾年吃的藥,到比我這輩子吃的藥還多。”

神思霞飛,忽然有了個主意,世人都說練武能強身健體,誰家的小子若一出生就三災八難的,不是送去廟裏做個跳牆和尚,就是請來師傅教習武藝。

女孩兒不應該練武,練武有許多姿勢不雅。

但黛玉的身子骨……學些養生的拳法也是好的。

林如海仔細盤算了一番,女孩兒不能從外麵聘請師傅,也不能從自家家丁護院裏找人教習,不如自己先去學些五禽戲、太極拳一類慢吞吞的拳法,再慢慢的教給她,多活泛些也好。

哎哎,世上能教習武藝的女師傅怎麼那麼少呢!

林如海打定主意,派人去請武當山高道來,然後……就趕上水災了。

他雖不是知府,巡鹽禦史也不主管民情遭災造難,可自古製海鹽隻有兩個法子,要麼煮鹽,要麼曬鹽。什麼法子也經不起連日的暴雨!

更有那海邊的鹽田,馬上就要曬出成鹽了,鹵池裏滿滿的鹽鹵,被暴雨一衝,都流走了。

這海邊連綿萬畝的鹽田,出鹽了,供得上全國的食鹽,不出鹽了,全國的鹽價都得長,隨機是鹽商高價出售、私鹽橫行、然後……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