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小檔案

海拔:1533米

所屬山脈:泰山

所在國家:中國山東

有太多的人去形容泰山的美,泰山的壯,泰山的奇,泰山的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幾十億年的山石,千百年的古樹在這片神奇的地方,是那麼讓人敬畏,敬畏又親切,滿是感歎。

地理概貌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東西長約200公裏,南北寬約50公裏。主峰玉皇峰,在泰安市城區北,貫穿山東中部,主脈,支脈,餘脈涉及周邊十餘縣。海拔:1532.7米。

泰山是我國的“五嶽”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嶽,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著名風景名勝有天柱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鬆、望人鬆、龍潭飛瀑、雲橋飛瀑、三潭飛瀑等。泰山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數千年來,先後有十二位皇帝來泰山封禪。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讚歎,杜甫則留下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絕唱。

泰山東望黃海,西襟黃河,汶水環繞,前瞻聖城曲阜,背依泉城濟南,以拔地通天之勢雄峙於中國東方,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華夏曆史文化的縮影。泰山的風景名勝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曆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鬆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鬱;又多溪泉,故而又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韻。

氣候特點

泰山氣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夏季涼爽,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僅17c,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在青鬆翠柏掩映下,亦感陰涼舒適,到山頂時,還需攜帶寒衣。夏天雖是泰山的多雨季節,不過若能趕上夏季的雨過天晴,就可在山頂上領略到山上紅霞朵朵,腳下雲海碧波的壯麗景色。春秋兩季較溫和,平均氣溫10c,但春季風沙較大。秋天則風雨較少,晴天較多,秋高氣爽,萬裏無雲,為登山觀日出的黃金季節。冬季雖天氣偏冷,但可看到日出的機會較多。

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壯觀的奇景之一,當黎明時分,遊人站在岱頂舉目遠眺東方,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成淡黃,又由淡黃變成橘紅。而天空的雲朵,紅紫交輝,瞬息萬變,漫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麵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開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象一個飄蕩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須臾間,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好一派壯觀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神話傳說

這裏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如盤古開天、泰山神、泰山奶奶、石敢當、何首烏等等,是中國文化的最樸實、最正統的見證。其中一則則是講述的“孤忠柏”的故事。

岱廟天貺殿前的露台下,甬道正中有一棵不算高大的柏樹,其向南的一側有一疤痕,據說,圍著前麵的扶桑石正轉三圈,反轉三圈,然後再往北去摸此柏樹的疤縫,如果能摸準,則是吉祥之兆,向泰山神求子則得子,祈福則得福,想發財的則可發大財。但是遊人多不能摸準。此柏雖然其貌不揚,看上去也不算古老,但它卻有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傳說,自從武則天被高宗皇帝李治召進宮後,逐漸得寵,不久便廢掉了王皇後,由武則天取而代之。李治仁厚無能,上朝不能決斷大事,需由宰相提出建議,然後由他恩準。武則天雖為女流之輩,卻精通文史,禦人有術,她當了皇後以後,逐漸代皇帝批示奏折,臨朝參政。太子顯逐漸長成以後,對母親幹預朝政甚為不滿,屢有不同政見,由此觸怒了武則天而召至殺身之禍。追隨太子顯的大臣石忠,亦早已對武後參政十分反感,見太子被害,為了表示對太子的忠心,他拔劍剖腹而自殺,以示對武皇後的不滿。石忠死後,其魂魄來到東嶽泰山,麵見泰山神,狀告武則天任用酷吏,濫殺無辜,連自己親生兒子也不放過,要求山神懲治其罪。泰山神感其忠心,令其化作一棵柏樹,侍立殿前,日夜守護著山神,賜名“孤忠柏”。如今遊人所見樹南麵的疤痕,即是當年石忠剖腹的劍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