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第一國案:思無邪,血染紗燈公子今何在(1 / 2)

眼看又有官兵舉起刀鞘向她頭身打去,四名少年皆看著她。

她陡然想起:與無情銀兩那天,曾對他們說,他日若成,莫忘善待百姓。

素珍再不遲疑,一看鐵手。鐵手嗖地一下,淩空躍了過去,舉劍往眾官兵的刀把下一隔,將它們都蕩開,伸手將地上那女子一挾,轉瞬已落回素珍馬前。

人群裏立時爆得一聲“好”字。

又有人驚道:“這女人豈不是前幾天那個……”

素珍並沒聽到,隻凝眉看向地上女子。

她艱難地從懷裏掏出那張被她護在貼身汗衫裏的破爛紙張,“大人,整個京師沒有一位大人肯接民女一紙狀紙。民女求求大人,接下這紙書狀。三天了,民女去過每一道衙門,都是被打個半死,民女已無路可途。但民女不忿,青天白日,我不能讓冤魂含冤,縱使將我打死,我也要告,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她緩緩抬頭,沾滿血汙的臉上寫盡哀痛,“民女葉莫愁……狀告、狀告大魏鎮南王世子,奸汙……民女,殺害我母親等三條人命。”

這聲音,這黑漆愁苦的容顏,這一身的血臭……

素珍渾身一震,定在馬背上,半晌說不出話來。

良久,她才用苦澀的聲音輕聲道:“莫愁,你看看我是誰。”

地上女子聞言,亦是一震,杏眼大睜,滿目駭驚,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馬上的男子。

“謝公子呢?”素珍低聲問道。

“他嗎、他嗎……”莫愁喃喃而道,驀地長笑一聲,目光回落,定定地看著自己腕上的金鐲。

在素珍將葉莫愁從大街上帶回府中一個時辰後,她接到連玉的聖旨,宣她立即進宮。

青龍和白虎前來接的人。

當青龍報告連玉“李提刑到”,替她推開禦書房的門,她吃了一驚。

禦書房此刻堪比朝堂,黑壓壓地坐了一室的人。

魏成輝、嚴韃、權非同、李兆廷、司嵐風、霍長安、晁晃、蕭越、高朝義、連捷、連琴,還有多個她不認識的青、中年人,想是京畿重臣和幾部尚書。總之,在朝堂上站前幾列的官員大都來了。

這裏儼然就是一個小朝堂。

人人臉色凝重。

看她進來,本來宛似激烈交談的聲音頓時停下來,眾人都看向她,神色各異。

但很明顯,皆不是好情緒。

如此壓抑的氣氛下,素珍的心也沉到底,幾不敢抬眼去看房子正中、書桌之後那個黑袍男子。

她深深吸了口氣,連忙跪下,“微臣李懷素叩見皇上。”

隻聞冷冷一笑,一聲脆響,一個茶杯摔碎在她膝邊,滾燙的茶水便流進她的褲袍,疼得她幾乎彈跳而起。

“皇上息怒。”隨著一聲,有人走過來便要將碎瓷撿起。

這聲音——素珍微微一震,偷瞟一眼,卻是一身男裝隨侍打扮的阿顧。

她怎麼竟也在這裏?

“誰讓你去撿那東西?”連玉如霜的一聲在耳邊響起。

素珍隻見俯身撿瓷的潔白手指微微一抖,在瓷上拉出一道口子。來人看她一眼,很快起來,默默退回連玉身旁。

素珍抬頭的時候,正看到連玉眼角夾寒帶冽地掃過阿顧的手,而後緩緩看向她。

她心下苦笑,這下罪過更大了。

半晌,連玉不叫起,她自也不敢起。

燙過膝上的熱水,也慢慢成了冷水。

沒有人出聲。

少頃,第二個茶杯擲碎在她膝下。

她疼得低嘶一聲,卻仍隻端端正正跪著。這當口,竟不期想起那天連玉一句“狀元郎,可願從此替朕開路護航”。

在萬民之前接下莫愁這案子的時候,素珍就有這個省悟,可現下丟臉丟到了姥姥家,李兆廷在,阿顧也在,好吧,所有人都在,驚嚇疼痛過後,她好想找個地洞鑽進去,對連玉更是恨上加恨。

這時候,又聽得這人淡淡道:“嗯,現下人總算是到齊了,這件事,誰先來說說?”

素珍心中一凜,忙豎起耳朵。

隻聽得權非同輕聲道:“皇上,案子是李大人接下的,何不由李大人先來?”

阿三你個渾蛋!素珍磨牙。可連玉這話問得藝術啊,說,該說什麼?談怎麼審理、破案,還是該自我檢討?這宗可是國案啊,是自己傻才接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