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針鋒相對(一)(1 / 2)

冷血親執棍杖。

咚,咚,咚……一串激烈醇長,堂鼓直擊人心。

有衙役將已轉解至提刑衙門的殺人嫌犯謝生帶出。小周又讓人將原告莫愁也帶上堂來。

那謝生雙親亦來了,此時站於人群前排,淚水縱橫,哭得呼天搶地。

反觀莫愁卻出奇的安靜,一身素衣,不施粉黛。她沒有看那渾身傷血、滿臉髒汙的謝生,隻定定地看著公堂正中那塊“明鏡高懸”牌匾。

謝生沒看父母,時不時悄然打量莫愁,目含水意。此刻的他倒不再怎麼見怯意,更多的是憔悴、滄桑。

素珍突然想:他和莫愁之間,也許真有過愛情。隻是,莫愁的愛情沒有價格,謝生的愛情卻有價值。他似乎為莫愁舍去了很多,但那隻是還沒到他的底線。世間愛情大多如此,人心裏都有一條底線,直到無可舍棄處,就結束了。

此時,堂訊正式開始,何賽出來陳述案情。

正與那天素珍在禦書房聽到的一樣,亦與何賽提交過來的呈堂記錄絲毫不差。

可惜的是,案發現場,即那嫵娘的宅院早在素珍接案之前、何賽結案翌日莫名失火,現場環境遭到破壞,再也找不到事發之時的任何痕跡。

素珍聽罷,緩緩問道:“敢問何大人,若謝生果真殺了人,按常理,回到家中便該和莫愁連夜逃跑,又或是該假裝無事發生才是,莫愁卻擊鼓鳴冤,卻是為何?”

“正是!”百姓中立刻有人呼和。

“李大人此言差矣。”何賽一瞥公堂之頂,笑道,“謝生憑一時惡性殺了人,事後焉能不慌?是以,未及清理現場便匆匆離開。然而事後一想,現場財物均在,嫵娘獨失金鐲,一旦教人發現屍首,豈非立刻懷疑到他身上?需知當晚看到他與嫵娘發生激烈口角的人可不少,聽說李大人當時也在場,人們難免不懷疑到他身上。事發時慌惶,竟未想到要從現場拿走些許財寶混淆視聽,讓人懷疑是普通竊賊殺人劫財所為。

“這事後一想可是不得了。他遂和莫愁商量,何不先下手為強,找個替罪羔羊?遂竟由那莫愁去擊鼓鳴冤,將魏世子告上公堂,誣其殺人,以脫己罪!”

“狗官,你含血噴人!”莫愁氣得渾身發抖,指著何賽,厲聲斥道。

“小賤人!你一個誣告罪妓,此處豈容你插嘴?李大人,你不責她板子,豈能服眾?豈非任此賤婦隨意蔑視你們的朝廷命官、蔑視公堂?”鎮南王妃紅唇開闔,冷冷笑道。

她身旁一眾侍從亦高聲應和。

素珍噗的一聲笑了,道:“王妃娘娘息怒。既是重審,在尚未判決之前,是否誣告尚未可知,莫愁也還是清白之身,她既認為何大人說的不對,提出反對乃是常理。各位,大家說莫愁藐視公堂了嗎?”

“沒有!”門外一眾百姓立下喊得歡快。

鎮南王妃臉色一變。

又聽得這李懷素頗為難地道:“反是娘娘既非涉案人員,此時出聲,倒有絲擾亂……公堂之感,這……”

此時,權非同一瞥素珍,緩緩道:“王爺、王妃且寬心,這案件講究的是證、是理,本相和兩位大人受皇上所托,必定還無辜者一個公道。誰犯了事,都必定嚴懲,絕不……偏袒。”

他尾音一收,既慢且柔。但這人卻不失為那權傾天下的名相,一語出,公堂上,竟無人不被懾,隻覺暗自心慌。

那句“受皇上所托”,也不能不教在場諸多士子、書生想法紛紜。

這妖孽!素珍麵上笑著,心下卻是一沉。這鎮南王隻怕極為難纏,再加上權非同……無聲虎是最厲害的。

她悄悄瞥了李兆廷一眼,卻見他也正淡淡看著她,唇邊一抹似笑非笑。她一驚,朝人群方向看去,隻見連玉目光深沉,看不出所以然來。

她一壓心頭微躁,朝權非同和鎮南王二人一揖,又看莫愁一眼,暗含警告,讓她必須冷靜。

她示意審訊繼續,對何賽道:“何大人說得好!隻是,本官有一個問題不解,想向大人請教。”

何賽這位京兆尹既作為權非同的門生,又豈是簡單人物?教莫愁斥責,亦不見惱怒,笑道:“李大人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