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1 / 2)

明明感覺是山雨欲來,無比壓抑,無比緊張,然而,當晚,一晚平靜無事,而翌日一天過去,對方也都還沒有動靜,探子亦探不出什麼,並不見行進軍馬,這讓做好部署的慕容軍大為納悶,但為防突襲,設好的埋伏也不敢輕易撤除。

援兵的事,讓慕容定和一眾副將憂心忡忡。

這援兵不消說,來自邊關!邊城和京畿一樣,由晁、慕容和魏三股力量駐守,分別為二十萬、二十萬和十萬人馬,晁軍京中兵士不過八萬,後來突然從山坳中殺出的約近二萬的兵馬必定是由邊境密調過來的。

當初,遊牧民族來襲,作為第一道關口的邊關晁軍食物被敵兵暗地投入毒物,感染痢疾,幾乎全軍病倒,而遊牧族此次來勢洶洶,幾達三十馬兵馬(二十七),他們就感可能有異,但戰事危急,晁兵既“無”作戰能力,連玉能做的隻有派出魏成輝的軍隊赴疆,一為盡快拿下侵略者,結束戰爭,二,為的就是防止權非同京中突然起亂,魏成輝意圖不明,不知會相助於誰,把這支軍隊調離,一可禦邊關敵人,二可防止相助權非同。

如今,權非同果是早有圖謀,利用邊關軍讓天子將魏軍調離,也是為防魏軍倒戈相向,相助天子,除此,他早便將部分詐病的邊關軍暗中調遣回來,等待這一戰。

但他到底抽調了多少人?誰也不知道!

當日出現的是兩萬將士,若隻有兩萬人還好,連玉昨夜擔憂的就是,這二萬人很可能隻是牛刀小試,數目遠不止這些。

曆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不是沒有,但實在不怎麼多,且必定是占盡天時地利或人和的,而現在,他們甚至不知道對方實際上有多少軍馬?這仗該怎麼打!

雖已連夜派人開往邊疆,將邊關慕容軍召回,但這遠水近火,他們必須支持到他們的援軍到來!

而對於連玉繼位,軍中言語四起,軍心不穩,慕容定提議殺雞儆猴,殺一儆百,副將們愛惜自己手下羽毛,卻不同意,慕容定不比慕容景侯,生性勇猛,卻圓滑不足,無法讓這些副將們臣服於他,舊日因覬覦其中一名部將妻妾美色的矛盾此時集中顯現出來。

不遠的營帳間,慕容定和幾名副將還在爭拗,模樣火爆。

此時涼風習習,遠遠看去山頭碧綠油潤,仿佛萬物初生,然而外有強敵環伺,內有隱患潛伏,連玉哪還有心思欣賞這無邊春色,隻是眉頭緊鎖!

“玉兒,難為你了。”孝安在他身側,心疼地道。

“母後哪裏話,朕是一國之君,享多少富貴榮華,便該擔多少責任榮辱。”連玉淡淡笑著,反過來安慰她。

慕容缻低聲道:“皇上,不若臣妾陪你到處走走,你也好好放鬆放鬆,你和他們挑燈夜談一晚,必定累壞了。”

“謝缻姐美意,但朕不累。”

連玉撫撫她肩,沒有再多說什麼,慕容缻十分失望,但也知如此關頭,他又不是那些貪圖逸樂的皇帝,倒怎會有心情?

連欣向來聒噪,此時也不敢多話,隻歎息地說了一句,“若是素素在就好了,六哥你定能開懷一些。”

孝安臉色微變,慕容缻狠狠看連欣一眼,連欣吐吐舌,挽住連玉手臂,連玉淡淡道:“她不在,甚好。”

他說著攜連欣往慕容定和眾將方向走去,似要終止他們的爭吵。

孝安招過紅姑,盯著連玉背影,小心問道:“連琴那裏如何?”

紅姑低道:“回老祖宗,九王爺還算安靜,整晚就宿在帳中,不見走動,他還在生氣,但似乎沒有要拉人離開的跡象。”

“嗯,”孝安略一沉吟,道:“這連琴是個莽夫草包,但到底是皇家的孩子,有些心思,皇上更是個厲害的人,不能讓他察覺了,他對那兩兄弟還是頗有些感情的,把人撤了罷!”

“是,老祖宗。”

連玉走遠,玄武幾人從一處拐出,連玉輕聲問:“怎樣?”

玄武立刻回道:“太後派人監視九爺,他二人昨晚負責察看,看得清楚。”

他伸手指了指身旁兩名男子,卻是黝黑侍和瘦高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