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剛直之人同樣有他不可或缺的優點,沒有程昱的提醒,我差一點鑄成了一個大錯!程昱適時的提醒我:琅琊臧霸麾下,加上新組建的五萬屯田軍,已轄兵十幾萬,應予以調整。我衷心的接受了程昱的建議,即派徐盛統弩車營(已補齊留在江南的編製)隨同程昱趕往琅琊,由程昱主持把屯田軍交給徐盛統領,而臧霸繼續負責琅琊的民屯和防務。原來的曆史軌跡:就是臧霸在琅琊擁兵自重,並脫離了老陶謙的控製。現在臧霸有沒有此信我不知道,但防微杜漸,我不能犯了同樣的錯誤!<\/p>
賈詡、徐庶、陳群、周瑜相繼到來,郭嘉則原就住在府上。我把曹操可能出兵進攻袁術的預測提了出來,征求他們的意見。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之後,賈詡首先獻了一條絕戶計:曹操如功袁術,必會請求徐州助戰。我等不僅要幫忙,還要全力的進攻,拿出勢在必得的樣子狂攻袁術。然後,出奇兵突襲豫州,拿下汝南堵死曹操的退路;進攻袁術的徐州軍同時反戈進攻曹操,與攻占汝南的我軍兩麵夾擊曹操。為防止袁術反撲,出兵曲阿迅速功下合肥,威懾壽春。滅掉曹操後,我方就把袁術關在了淮南僅有的兩郡之地。想什麼時候吃掉就可以什麼時候吃掉了!同時賈詡亦言:此計無十分的把握。如此設計,隻因曹孟德乃世之雄才也!<\/p>
徐庶則極力的反對賈詡的建議,認為曹操和袁術均非黃巾餘孽可比,實力和能力不可小覷。且觀袁術之所行,頗具賭徒潛質,如其拚死一搏,其趁徐州與曹操拚得兩敗俱傷之際傾全力出兵徐州,則徐州危矣!以袁術之智,定能看出我等滅曹之後,對其形成的壓力。故而,此策當慎行!以徐庶之見:當靜觀其變、兩不相幫以覓戰機,而再行實施雷霆一擊。<\/p>
陳群則言:經過青州之事,徐州的糧秣已達極限;如需大戰,當速從江東調集糧草,以備不時之需。<\/p>
郭嘉、周瑜仍作苦思狀未發一言。見我看向他們時,郭嘉思慮再三才說到:\"此兩策均非萬全。文和先生之策,過急耳!僅有五分的把握;然結果輝煌,乃一勞永逸耳。且曹操此人乃梟雄之才,如不早除,必成大患!嘉思文和先生亦做此想耳。元直先生之策,則太過消極;待雙方拚出結果,則我等臥榻之側,已又生一強鄰。我等行之晚矣!嘉思:如有一外力加入,則對我等更為有利。不知袁本初是否會坐觀其弟之危而不顧?如袁本初加入,曹操必會回軍抵禦,我等可趁袁術元氣未複之時,一舉而下淮南,可取最大之利也!\"<\/p>
我不禁拍案而起:\"奉孝真乃鬼才也!以商思之,必有外力加入;但非袁本初耳。此事過於詭異,庶商諱言之。當各取文和先生和徐庶先生之一計,先取合肥後,再做壁上觀;靜待曹操退軍,既可一鼓而下淮南矣!如無外力之助,我等亦不至於過於被動,而坐視曹操輕易的得淮南;最少可與其平分兩淮之地。\"畢竟原曆史曹操功的是徐州而不是淮南,呂布會不會橫空殺出,我心裏也沒底兒。因而,也就沒敢大言不慚的說出:呂布會大鬧兗州!<\/p>
接著,我又安排陳群盡快的從江東調運糧草,無論袁曹之戰能否發生,也應作未雨綢繆的萬全準備,以備不時之需。我還談起了日間程昱的建議,對程昱大加讚賞的予以肯定:把危機化解在萌芽之中,避免出現變故時措手不及,應該是最大的功勞!我接著又提到青州的局勢同樣需要關注。經大變之後,青州的吏治極度削弱,而田楷又不在青州,難免再生變故。但我現在入主青州,是否有鳩占鵲巢之嫌?賈詡言:做大事、當不拘小節,並自高奮勇的要求去青州坐陣。我思慮再三:以賈詡的陰毒和狠辣,當是去青州的不二人選。平亂世當用苛政嗎!因此,我就答應了賈詡的請求。並特意的叮囑他道:\"由老熊統領二百鐵衛隨身保護先生,片刻也不許離身!無論發生何事,均以全身而退為第一要務!商不想失去一臂。\"<\/p>
周瑜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集團,由於郭嘉和賈詡的算無遺策,使其孤傲的個性也收斂了許多。以他的才智當然會看得出,有賈詡和郭嘉在,根本沒必要讓他也來參與商議,我隻是在刻意的鍛煉和培養他。但年輕人的特性‘好奇’,驅使他在徐庶、賈詡和陳群走後,忍不住問我:到底是那方勢力會介入?我尷尬得不知所雲,而郭嘉卻象隻狐狸一樣的在一旁偷笑,氣得我瞪了郭嘉一眼。本來想推給他,卻又怕偷雞不成搭把米。就無奈的說到:\"奉孝所言的袁本初,其實可能性不大;公瑾亦知才有此一問。袁本初正與公孫瓚鬥得手忙腳亂,根本無暇看顧其弟。商竊思:呂布離袁紹後已投向陳留的張邈,張邈乃袁門故吏,且布與陳宮有舊;張邈、陳宮等極有可能利用曹操遠征之際,迎呂布而亂兗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