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軍演取淮(1 / 2)

袁術在紀靈拚死的保護下逃回了壽春。我同徐庶彙合後,率軍開到壽春城下彙合了圍城的徐盛,近八萬大軍把壽春團團的圍住。徐州軍在之前也有一萬多的兵員損失,主要的就損失就在徐庶同袁術硬撼的那幾天,其餘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夜半的伏擊,徐州軍除不到五十幾人的受傷外,竟然無一人死亡!<\/p>

圍城之後,我暫時並沒有下令功打。反正袁術也已經無路可逃,古代的功城損失又太大。就先圍著吧!我派人回徐州,運來了沈青剛剛試製成功的投石車,開始了對壽春的晝夜不停的巨石狂轟。連續幾天過後,壽春城牆上已經很少見到袁軍的人影,城牆也被砸得千瘡百孔。我突然下令功城,兵卒們抬著雲梯、喊叫著衝向了城牆;城上一片混亂,兵卒吵嚷著亂竄、將佐吼叫著彈壓,一時間亂成了一片。待兵卒剛剛衝抵護城河邊時,我馬上就下令鳴金收兵。隨後就又是一陣巨石砸下,城上鬼哭狼嚎、死傷無數。如此往複多次,袁軍麻木得已經無人敢出現在城牆上了。攻城的時機大致已經到來!<\/p>

我感覺投石車使用的效果不錯,就給圍困盱眙的徐晃也運去了二十輛,讓徐晃也照此來演練。盱眙的喬蕤開始曾試圖率軍突圍,卻被徐晃統軍多次打退。後來,從徐州軍喊話中得知壽春也被包圍,就放棄了突圍的想法,開始閉門謹守不出。在徐晃數天的狂轟之後,喬蕤派人請降,徐州軍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盱眙。我傳令給徐晃讓他把投降兵卒帶回下邳整編,送喬蕤、李豐、雷薄趕到壽春城下大營,準備勸降城內的官兵。之前,我也曾讓人射招降信入城言:隻要袁術一人首級,其餘人等既往不咎。如取袁術首級來降,可升職為都尉,並賞金百兩。我實在盡量的擾亂城內袁軍的視聽,以方便最後強攻取城。<\/p>

所謂樂極生悲!當我正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夜半十分,由紀靈率先開路,袁術在兩千精騎的護衛下,拋下家小和滿城的屬下突圍而去。趙雲警覺得最早,也隻是銜尾追殺消滅了近千兵卒而已。而袁術,則向南陽、宛城方向逃脫。我本想給劉表和曹操快馬送信讓他們適當的予以攔截,考慮再三又放棄了。殺人不過頭點地,何況袁術已是喪家之犬,給曹孟德留個對頭也不錯!<\/p>

袁術已逃,守城的揚大將、閻象、張勳自然就大開城門投降了。我進城第一件事就是先派人把袁術的家眷保護起來,不許任何人前去打擾。出榜安民之後,我把廬江與壽春合並,成立壽春郡。我任命閻象為壽春太守,下屬官吏由其斟酌任命。太史慈率兩萬兵卒鎮守壽春,清剿袁術餘部和兩淮的盜賊,管亥輔助太史慈。廬江已屬內郡,僅留千名兵卒,由太史慈和管亥掌管。壽春戰罷,合肥的霍峻和張英也退回了江東,其餘眾將和淮南降將均要隨我返回徐州。<\/p>

最後剩下的一件事就是孫策的處理問題了。我已經晾他十幾日了,而他則與舊部居於壽春城東的一處大宅子裏一直閉門不出。其實,現在孫策比袁術還要難。袁術隻要逃出,還有袁門故吏和袁紹可以投奔;而孫策則幾無存身之地。江南本是其父多年經營的故地,現在分別在我和劉表的之手。我現在勢大如天,根本沒有他可資利用的機會;而劉表與其有弑父之仇,投劉表無異於自入死地。且其身懷國璽,乃是眾多野心家覬覦的獵物,急欲除之得璽而後快。因而,孫策也隻好閉門不出的來個聽天由命了!<\/p>

我同樣對處理孫策也左右為難。收為屬下?以其雄心壯誌,無異於放一隻猛虎在側,隨時有被其反噬的可能;如任其離去,不僅留下一個大患,而且在其身處如此窘境的情況下,人的逆反心理作祟隻會使其留下怨懟,而不會有任何的感激之情。此時的孫策,還不能稱之為梟雄,隻是一個誌向遠大的青年英才而已。<\/p>

最後,我隻好懷著順其自然的矛盾心態,同徐庶和周瑜一起去和他攤牌。但有一點我已下定決心:既使是放出這隻猛虎去咬人,也得讓其去咬別人;我不能做自己挖坑自己埋的事。至於周瑜,他比我更了解孫策,故而也就讓他更加的頭疼而無所適從。我帶著他,也是想讓他看看我胸襟的廣闊,以後能更加堅定的為我效力。而徐庶,我則是讓他這位對我勝似親兄的知己,來給我下最後的決心。<\/p>

臉色鐵青、憔悴異常的孫策坐在我麵前,站在其身後的程普、黃蓋等也是目無表情。周瑜故人的寒暄,也隻是讓孫策的臉抽搐似的僅僅動了兩下。落佩的鳳凰不如雞!望著本應笑傲天下的孫策我不由得心生感觸和憐惜。心中暗說:就看你自己心智的堅硬程度了!自己的路還是得由你自己來選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