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有把四洲的軍政統一管理的想法,但經反複考慮之後就又放棄了。這其中主要有幾個原因:其一、各州的具體情況不同,采取一刀切的辦法隻能是適得其反。其二、古代的通訊手段過於單一和漫長,雖已讓陶應等訓練成了信鴿,也隻能是用於簡單、短途的信息和戰爭的情報傳送,並不適用於具體繁瑣、長途的政務指令的傳送。為了不影響地方的具體軍政的效率,隻好實行各地獨立管理。其三、近十幾年來,由於天下紛亂,朝庭鞭長莫及的政令不通,各地方官吏已習慣了自主管理的方式,驟然改變容易產生逆反的心理。<\/p>
現在最富庶的當屬江東。再加上有張昭這個吝嗇鬼掌管政務,江東的錢糧儲備按張昭送來的邸報看已可以支持二十萬大軍兩年的戰爭需要,這讓我心中也頗有了一些底氣。經過近兩年的觀察,魯肅也並非如其表麵上那樣的敦厚平和,而且頗有‘笑麵虎’的潛質,殺伐決斷甚有章法;對世家大族的打壓和懷柔相結合,並沒出現原時空的激烈反彈。同時,虞翻主持的對山越的分化瓦解的策略也頗為成功。據報董襲已經收複了六成以上的山越部落,組建了五千的山越軍,現在正配合其統領的山地軍對剩餘部落的進行剿撫。因而,我就把揚州牧大印直接交給魯肅和張昭二人掌管,以此統一江東的號令。<\/p>
閻象雖然歸附不久,但其施政能力已經充分的顯現出來。在我強力要求不得影響民生的前提下,以兩郡之力已經可以保證淮北的地方安置和前出之軍的供給了。想來既要解決戰後的安置,又要承擔八、九萬大軍的供給,閻象已經是竭盡所能了。同時,兩淮有嚴謹的太史慈坐陣軍方,也讓閻象有了堅強的後盾。其實這裏麵,也有我出手較早、並沒讓袁術這個‘敗家子’把淮南搜刮殆盡的原因。<\/p>
而徐州除自給外,還要承擔著青州這個無底洞;現在已經渡過了開始的拮據,出現了略有盈餘。青州一地,尚有人口三、四百萬,讓戰亂已經消耗得圖窮四壁、百姓家無隔夜之糧。為保證地方的穩定,賈詡和孫乾耗盡了腦力;為起到震懾作用,狠辣的賈詡僅盜首和地方豪強就斬下了近千頭顱。自諸葛瑾前去以後,二人的壓力才略有緩解。據賈詡稟報:諸葛瑾政務、軍略皆嘉。可堪大用!我心中暗說:千古一相的兄長,能力當然不一般了!<\/p>
當然,我最信任的還是穩健的徐庶。在我遠行之時,均是無敵侯大印來號令四洲。而大印的掌管者,則非徐庶莫屬。過萬軍卒的調動,非此印不遵。郭嘉秉性上是一個跳脫、靈動之人,不能用政務和軍略把他束縛住;隻能是給他廣闊的思維和遐想的空間,他才能對宏觀的大局加以掌控和預測,才能讓我不出現總體上的戰略失誤。周瑜是個戰爭奇才,把他放在同曹操絞殺的第一線,正是充分發揮了其對戰略、戰術的超常洞察力、敏感力。以強大的後方給他做後盾,相信他絕不會象原時空那樣的束手束腳、遺恨千古。<\/p>
另外,我還在陶應掌管的密探部門中配屬了內部監察部份,專項監控內部軍隊和政體的動態,糾察四洲內的地方異動和貪贓枉法行為;並委派程昱主掌。我特別的交代程昱:青州屬於代管。因而,隻糾察地方動態既可,其它的由賈詡自行去處理。其實,我主要是擔心賈詡往往先求自保的個性,怕因此而引起他的警覺來個蹈光隱晦,那就得不償失了!<\/p>
陶、糜兩家的商務已經遍布天下,財富的積累已經可以用億計。因而,糜竺和糜芳隻好全力的投入到經商上麵。而糜芳掌管的護鹽軍也已經近萬,被分布在各個鹽場。當然,軍費要由鹽場來承擔。糜貞僅賬目一項,就已經忙的頭昏腦脹了,也再沒有空閑時間去進行所謂的巡視了。就這塊財物來講,已夠我跌倒一次再爬起來的了!唯一知道內情的兩個人徐庶和郭嘉的反應各異:徐庶是更加勤懇的去掌控軍務。而郭嘉也不知從那兒弄了柄破扇子,邊扇邊說到:\"狡兔三窟啊!\"氣的我差一點兒沒搶過來給他折了。看來郭嘉是打算搶以後諸葛羽扇的專利了!我不無惡意的暗想著說:\"用鵝翅翎紮一柄。使用起來會更瀟灑!\"郭嘉兩眼放光的就忙去鼓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