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正是人酣睡正沉的時間,不少尚以為是在做夢的袁軍,就已死在了張遼所率鐵騎的刀、槍和馬蹄之下。由於事發突然,城內毫無準備,幾萬的兵卒亂成了一鍋粥,豕突狼奔的擁護著還在迷糊著、衣衫半裸的袁術逃出了甘陵城。倒黴的紀靈又一次擔任了夜半斷後的任務,拚命阻擋著鐵騎的追殺。近四萬兵卒,待到退出百裏外後收攏清點時損失了近半。<\/p>
張遼僅追殺十數裏就停止了追趕,略作歇息收攏兵卒後,即率隊趕往高唐城前去與陳到彙合。而陳到接到張遼的書信後,也加強了城防,並派副將率五千兵卒出城來接應張遼。經過一夜鏖戰的張遼,在陳到的接應下進入高唐城才得以休息。<\/p>
再說袁紹的麾下大將麴義,本來出兵前袁紹曾交代:讓麴義和袁術分駐甘陵城和貝丘城互呈犄角之勢,糧草屯於側後的貝丘城中。目的主要是防備在袁紹消滅公孫瓚期間青州會出兵救援,畢竟田楷是現任的青州刺史。而麴義接到袁紹已攻占薊城、公孫瓚自殺的消息後,閑極難耐本打算偷襲高唐城,但偵知高唐城守將防守極其的嚴密,估計成功希望不大也就放棄了。近日偵知魏延屯軍黃河南岸之後,便下決心要偷襲魏延所部。<\/p>
張遼在禹城獲知趁夜疾行的袁軍騎兵,就是麴義所率的貝丘城的一萬騎兵,而另四萬歩卒則由袁術率領屯紮在甘陵城中。以張遼當時的估計:袁軍騎兵就是要去偷襲魏延。但時間已經過去一天,以鐵騎的迅捷速度,無論是送信還是救援,都已來不及了。因而,張遼也就來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偷襲我、我就去偷襲你的來個一還一報!<\/p>
麴義采取的偷襲方式,同張遼的戰術幾乎如出一轍的完全相同。離魏延的大營百裏外登上黃河南岸,趁夜於側後偷襲了魏延的大營。但由於畢竟是在野外,拓展的空間很大,魏延經過開始措手不及的混亂之後,就迅速作出了反應。抵擋中拋下了混亂的大營,率聚攏在身側的幾千鐵騎,向一個方向衝了出去。<\/p>
魏延率騎兵衝出混亂的大營數十丈之外,立即圈馬返身略作整理,就把鐵騎分成數隊,向正在大營中衝殺的袁軍騎兵衝回。由於袁軍襲營後鐵騎就分成數十個小股四麵衝殺,而魏延則是從一個方向反擊。因而,在反擊的方向,形成了相對的兵力優勢,把袁軍的勢頭,一下子壓了回去。營內亂竄的歩卒也就出於自然的反應,向魏延取得優勢的方向敗逃,從各隊騎兵的間隔中間逃了出去。<\/p>
麴義及時的發現了魏延這方麵的情況後,忙聚攏部分分散的袁軍騎兵,朝魏延的方向壓來。由於歩卒已經完全潰敗,隨著袁軍騎兵的不斷加入,魏延的騎兵逐漸處於了劣勢,魏延也隻好且戰且退。這期間,魏延和麴義這對兒雙方的主將,也曾有過十幾招的拚殺,兩把大刀硬磕,兩人均佩服對方的武技不俗和戰術應用的熟練。隨著雙方親衛的接應,兩人的對戰也就被自然的分開了。<\/p>
向後敗逃的歩卒,在副將的收攏下在數裏外聚攏了近萬人。不太整齊的列出了兩個相隔數丈的方陣之後,魏延率騎兵也敗退了下來。待魏延進入中間讓出的空地之後,兩翼的歩卒就紛紛開弓射向了緊追不舍的袁軍騎兵。麴義見即將進入膠著的陣地戰,也就下令回軍了。而魏延也無力反擊,隻好原地暫時紮營,並收攏敗兵。<\/p>
麴義退軍略作休整後立即拔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撤退路線渡過黃河,退出了青州。此戰魏延的五千騎兵已被打殘,歩卒損失也有近萬。而麴義所率的一萬袁軍騎兵,也三成去了一成。魏延完敗!張遼派來報信的信使也變成了馬後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