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協議本身上來說,表麵上是曹操占了很大的便宜。實際上,按徐州的共識:隻要把曹操的主力牽製在冀州的戰場避免後顧之憂,我方就是勝利了。無論黎陽和邯鄲之戰勝負如何,我均可以出青州直搗鄴城,把袁紹打個措手不及的趕出冀州,進而把青、冀聯成一片。況且青、冀之間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隻要具有絕對的實力,拿下已屬必然。黎陽和邯鄲之戰若勝,曹操寧可拋棄兗州,也會全力的去攻取並州,以期形成廣大的戰略縱深鞏固關中。豈不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般泛指的就是潼關。當然,曹操也不會輕易的放棄其根本之地兗州,既使把兗州留待以後作為戰略緩衝,也是必要的。<\/p>
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這樣一來,我軍不僅要承擔六成以上的壓力,還要承擔著抗擊後續袁紹的反攻、或者是袁氏殘餘的頑抗。因而,也就給予了曹操安定其後方的時間。此戰過後,我同曹操之間的爭奪,也是一個短期難以解開的結兒。但隻要清除了袁紹,我就可以全力的對付曹操,並可以派大將向北發展,真正的為大漢去開疆裂土、征戰異域,對我的聲譽和凝聚內部的向心力有很大的裨益。<\/p>
而曹操,其後方還有我預先布的棋子孫策和呂布,以及馬騰、韓遂、劉備等,讓這些一時之雄同曹操攪在一起,他也並不比我舒服。正象嘴快的龐統過後所言:曹操的後方會亂成一鍋粥!我也禁不住說了一句後世的俗語:那就讓他們來個大鬧天宮吧!聽得大家一頭的霧水。<\/p>
雙方感覺均得償所願,最後的酒宴也就顯得融洽多了。典韋和許褚兩個酒囊也放開了量,喝得酩酊大醉。兩個最清醒的武將,就是趙雲和虎豹騎的首領曹純;趙雲的謹慎我早就了解,曹純的表現,讓我也不禁讚歎曹氏家族的人才輩出。何況我還得到了一個夏侯博,也是其本家嘛!在曹操等的殷殷相送下,我率隊回返了徐州。<\/p>
回到徐州之後,經同眾人商議,馬上也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預先布置。而那位滯留於徐州的審配、審正南,在我尚未返回時,郭嘉挽留未果後,也匆忙的返回了冀州;使因我慳吝臨行時的最後一麵很是懊惱。<\/p>
我經過慎重考慮,先遣周瑜返回了宛城,交代他不僅要嚴密監視曹操的動向,還要關注劉表的情況;別發生我在前麵征戰、後麵的劉表再抽冷子給我一擊的事。那可就鬧心了!同時,我讓周瑜調張繡率舊部趕來徐州,隨我一同去征戰冀州。張繡所轄乃西涼鐵騎,由於北方沃野千裏,正適和於騎兵作戰,其將會在冀州戰場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讓張繡提前來徐州,也可為其戰馬裝配馬具,並要給其一段時間的訓練和適應過程。也可讓張繡感受到:在徐州,絕不會發生厚此薄彼的事。<\/p>
同時,我派人前往江東調集大量的糧草暫屯於壽春,以便供應不時之需。調老將淩操率江東軍兩萬進駐壽春接防,太史慈率壽春的兩萬歩卒直接開往琅琊郡準備隨我西征;調徐晃攜小將淩統率四萬下邳屯軍亦開往琅琊郡隨同西征。<\/p>
而趙雲則統領早已準備好的兩萬鐵騎暫屯於徐州,待出征時隨我中軍一起出征。趙雲原統領的驍騎營,由呂蒙和夏侯博分別擔任正副統領護衛中軍。<\/p>
徐州由徐庶坐陣,統管徐州、兩淮和江東的總體軍務。徐榮統軍防守徐州各郡,張勳統領劉辟和龔都坐陣琅琊郡,並負責大軍的糧草押運。由於糧道均在青、兗兩州境內,因而無需派重將防護。程昱負責後方的糧草督運以及各州的巡查,顧雍協助程昱的同時還要兼管同曹操方的聯絡,徐州政務仍由陳群主管。<\/p>
讓眾屬下倍感詫異的是:我緊急從江東招來了水軍都督甘寧。我同甘寧密談了數個時辰之後,甘寧又匆匆的返回了江東。其實,說出來很簡單,但在當時,解釋起來卻又得費一番口舌。所以,我也就故作神秘了。我隻是交代甘寧:在長江出海口附近,秘密監造大型戰船。並尋找經驗豐富的漁民,沿海岸線逐次尋找可以直達青州,再由青州直達幽州漁陽郡泉州城(天津衛)的航道。此議近利是可以運兵遠航偷襲幽州,遠利是控製製海權;但我交代給甘寧的也僅是要運兵偷襲幽州。製海權解釋起來甘寧也未必理解,讓他先在實施中自己摸索去吧!閑得鬧心的甘寧,接到任務後,當然興奮得直蹦,匆匆就返回江東準備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