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坐觀風雲(2 / 2)

而我也是有鑒於他的這個弱點,才把他調到遠離其家族根基徐州的冀州為官。說起來,陳登並不擅長政務,但其對權謀之術卻極其的精通;而對於剛剛攻取、尚未完全安定的冀州來說,他的權謀之術則剛好有了用武之地。因而,本著人盡其才的原則,我還是下決心把他調了來。<\/p>

身處於鄴城的糜芳現在則是在另一種狀態下的抓耳撓腮著!自喬裝進入鄴城以來,由於袁紹的重病不起,州府的官吏對陣亡和被俘的將佐家屬根本無人問津,加上甄家的傾力幫忙,接取家眷的任務完成得出乎意料之外的順利,但從獄中救出田豐的任務卻毫無進展。<\/p>

其實,並非是牢獄管理得如何的嚴格,由於田豐在冀州的名望極高,加上為人方正、廉潔,田豐在獄中並沒有吃多少的苦頭,反而是得到了獄吏的多方照顧。糜芳也曾假借陳琳表弟的名義,數次的入獄探視田豐。由於糜芳出手大方,加之對田豐的同情,獄吏也給了糜芳最大限度的方便。<\/p>

開始時,田豐還對糜芳的探視感激有加;但隨著談話的深入,糜芳不可避免的提及了想要救田豐出獄,建議田豐另投他處的話題。剛直、倔強的田豐當時就變顏相向,怒斥糜芳欲陷其不義,並言忠臣應不事二主;把糜芳趕了出來。此後,糜芳再往探視,田豐即吩咐獄吏避而不見了。以田豐的老謀深算,已經完全窺清了糜芳的目的。並隱晦的讓獄吏傳言給糜芳:自己絕不會棄袁而另作他投。因而,也就讓糜芳更加的束手無策、左右為難了!茫然無計的糜芳回到甄府,雖已年過四旬,但仍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的甄家主事之人張氏夫人見糜芳一臉的愁苦懊惱之色,就不禁問起了原因。糜芳說出了事情的緣委之後,張氏略作在沉思就提議:現在鄴城呈無序狀態,如果買通獄吏,尋一死囚冒名頂替,不難把田豐換出。但田豐自己不願,則頗為礙難?最好是能弄一種對身體無礙的藥物把田豐迷暈,就可偷運出城了;隻是對人身體無任何損害的藥物卻極其難尋。<\/p>

聽了張氏的提議,糜芳猛然想起自己在離開徐州時,為便於行事曾向華佗要了一包華佗手術時麻醉用的麻沸散;既然華佗行醫時能夠使用,想來對人的身體必然無害。就同張氏商量好後,派人花重金賄賂了獄吏,安排好了冒名頂替的死囚,並下毒毒死了那個死囚。<\/p>

由於田豐不見糜芳,隻好由一個獄卒帶著摻入麻沸散的酒食邀請田豐喝酒;待田豐和那個獄卒均被麻翻之後,其他的獄吏把死囚移入田豐的囚室,同田豐互換了衣服,偷偷的就把田豐和那個同樣被麻翻獄卒運出了監牢。<\/p>

獄吏向府衙謊報田豐服毒自盡後,就草草的收殮掩埋了了事。好在老天照應!田豐在入獄之前,也不知是出於什麼考慮?讓家人變賣了家財全部都返回了安平國故裏,鄴城中已無任何親人。而在那些冀州的僚屬和故舊中,田豐僅與沮授相處莫逆,其餘的關係均屬一般。在此多事之秋,自身的命運尚且擔憂,也就沒有人多事的的來過問田豐的死活了!而沮授此時還身在幽州,此事馬上也就不了了之。<\/p>

糜芳把田豐運出監牢後,因為隻有一人,處理起來要較往城外接家眷就方便得多了!糜芳讓卸下那個同樣昏迷的獄卒派人給送回了家去,自己讓下人駕車直接趕奔城門,謊稱親眷得了急病需出城就醫,甩了幾兩銀子就出城趕返了邯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