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昭為防止曹操追擊,開始了撤退前的預先布置:除曹操以圍三缺一之法故意未派兵圍堵的西門以外,牽昭在其他三門均遍挖陷坑,並在城門內測預伏大量的弓箭手,決定親自留下來指揮斷後阻擊戰。<\/p>
牽昭安排好了一切之後,隨即下令由副將率大隊趁夜堂而皇之的大開西門退出上黨城。城外的曹操接報袁軍開始退出上黨後,忙下令三門同時開始攻城,並派軍繞城開始追擊退出城的牽昭所部。<\/p>
當然,已經放棄防守的三門一擊即破。當曹軍迫不及待的蜂擁入城之時,不可避免的紛紛掉入了預設的陷坑、接著又被一陣密集的箭雨射殺無數之後,以為中了埋伏,就又慌亂的向城門外奔逃。一時間,三座城門洞子內外的曹軍因步調不一而擁擠成一團。而牽昭則按部就班的整束好城內的兵卒,出西門揚長而去。<\/p>
當曹操經過長時間的等待入城之後,也接到了奉命追擊的曹洪誤中埋伏大敗而回的稟報。曹操不由得發出‘如此良將!奈何侍袁?’的感歎。<\/p>
牽昭最後率斷後之軍出西門後,就趕往預伏地點去接應預伏的袁軍。而曹洪此時正在遇驟起的伏兵後邊戰邊退,讓牽昭隨後趕到的兵卒從側向一擊,頓時大亂的四散奔逃潰敗下去。牽昭同先期出城的袁軍彙合後,令副將率軍先期趕奔太原,自己則率兩千鐵騎急速的趕往晉陽前去接應高幹。<\/p>
牽昭經晝夜的快馬疾馳趕到晉陽郊外,略作休整後就率鐵騎於晉陽東門外突擊圍城的曹軍。早已做好了突圍準備的高幹,即率困於城內的殘兵開東門突圍。兩向夾擊之下強力撕開了曹軍的包圍圈,高幹也在牽昭的接應之下退往了太原。<\/p>
鑒於征戰時間過長,大軍糧草已經不足隻利於速戰。曹操僅略作休整,就率軍出上黨直逼太原。同時,急令史煥經略晉陽,夏侯惇率軍攻擊前進、同曹操於太原城下會合。<\/p>
固守定襄的楊奇和田豫由於兵寡將微,在呂布的狂攻之下也已經岌岌可危;定襄城已經隨時都有被攻破的可能。在數次向高幹求救未果、也了解到高幹的艱難處境之後,兩人經商議也隻好決定退出了定襄城、退往了太原。<\/p>
由於呂布並沒有對定襄進行圍困,因而楊奇和田豫的退兵極其的順利;就象正常的移交防務一樣,夜間楊奇和田豫悄悄退出了定襄,翌日呂布才斯斯然的入城屯紮。也可能是廝殺的時間過長,兩軍的銳氣也消磨殆盡,定襄城最後的易主也就這樣悄無聲息的結束了。<\/p>
這時,被呂布分兵派出去的高順、曹性、郝萌已經順利的攻占了代郡、雲中、上穀三郡。因而,呂布此時已控製了北部的全部郡城。雖然這些郡城與匈奴等夷族接壤、漢胡混雜在一起隻有大致的疆域,但由於呂布本人在丁原屬下時就被這些草原民族尊稱為‘飛將’而不名,就如現在的馬超已經被羌人稱之為‘神威天將軍’一樣的威名赫赫!在這些崇尚武力的草原民族眼中,呂布是如天神一樣的神聖。因而,這些草原民族也就默認了北方數郡的易主,並未趁機橫插一腳。<\/p>
不過,北部雖然名為七郡;但地廣人稀、漢胡混雜。就純實力上來說,還不如內地的兩郡的人口。並且大多還為為牧場,農耕也僅僅是一小部分。甚至有些郡也就隻有一座殘破的郡城罷了,剩餘的大部分都是一望無垠的曠野和牧場了。因而,呂布如果不向並中南發展實力根本就無法迅速的壯大。別說兵員不足、就是有兵員也無力供養;向並中南發展也就成為了呂布的唯一出路。<\/p>
高幹現在已經苟延殘喘,覆滅或逃往他處已成定局。曹、呂之間的第二次大戰還真的是很讓人期待!不知現在那位正牌的並州牧韓遂作何感想?他最好也能來並州一會的插上一腳,我也許就機會還上當年答應邊讓的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