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從容布局(2 / 2)

隨即,我又想起了屯軍宛城的周瑜。其與小喬訂婚已有半年,也該到成婚的時候了。就派人前去給他送信,建議他最好也一起來湊個熱鬧。主從一起來個三喜臨門!隻可惜了現在趙雲征戰在外,雖然他已同意和甄薑訂婚,但一時卻趕不回來。否則,還真有望四喜臨門。<\/p>

借著看望前輩的由頭,我前往拜見了盧植。從盧植那裏了解到:盧植的祖居確在涿郡。其子盧毓字、子家,已經年過三旬,一直於居住在故居未能出仕,操持著家族事宜並攻讀經史。<\/p>

因而,我也就懇請盧植給其子寫了一封親筆信,並派人送往幽州。信中拜托盧毓在幽州盡量的幫忙前往漁陽郡爭取說服鮮於輔和閻柔等投向徐州,配合冀州的賈詡爭取盡快的攻下幽州、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盡早的把青、冀、幽三州連成一片。我同時也付了一封信加以說明:出於安全考慮,盧毓可以把其家眷和盧植多年沒見的老妻送來徐州團聚。<\/p>

奔忙了一天回到陶府。果然就像所我預計的那樣,老陶潛早就派人等候在書房裏,說有事讓我去他的書房有事麵談。見到老陶謙後,老陶謙說已經禮聘了徐州名士陳登的老父陳珪攜重禮前往鄴城下聘;並說蔡邕已經同他吹胡子瞪眼了!蔡邕言說蔡琰已經十八歲了!都快成老姑娘了!催促盡快成婚。<\/p>

我雖然點頭應允了成婚,但也提出了一個條件:糜貞是正妻已經毫無異議。但蔡琰、郭馨、貂蟬、紅兒均是苦等了我多年,要一起同時成婚,並不分大小同樣以平妻視之。否則,我對任何一個都不好交代。<\/p>

老陶潛思忖了一會兒就說:此事雖不太合乎禮法,但以吾兒的身份地位,兼之以不忘舊情為由說之,亦無傷大雅。乃皆大歡喜之事!隻是紅兒身份過低,來日讓紅兒拜文舉(孔融)為義父,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這樣,對還得等些年進門的甄宓,也有了一個好的處理辦法。<\/p>

貂蟬已經是我名義上的表妹,因而出身就已經毋庸置疑。陶潛同時交代我:數州的軍政大事就夠我忙的了。既然我已經點了頭,以後的事就不用我管了,他自會斟酌著去辦。<\/p>

我也順勢提出了同郭嘉和周瑜一起成婚的事。老陶潛聽後大喜的說:此事對主從同心大有益處。乃絕大好事!並催促我盡快辦理郭嘉未婚妻的接取,並自告奮勇的承擔了同喬玄的商談事宜。老陶謙興奮得胡子直翹,仿佛比我還要高興幾分。也使我更加的確認了自己當初確定的''先保家後衛國''的決定是多麼的正確無誤!<\/p>

由紅兒要拜孔融作為義父,不由得我就聯想到了孔融的好友、那個狂妄無知、不知道天高地厚、最後被粗魯不名的黃祖所殺、身首異處的禰衡。那個名副其實的古代二百五!<\/p>

其實,我對各種不同學說均不太排斥。其實每一種學說,都是要經過了千百人孜孜不倦的整理。而其能夠流傳下來,自然也有適合於其生存的土壤,適合於某一曆史階段、某些社會階層的利益。咱的學識畢竟有限,自然也沒有資格過多的加以置評。<\/p>

比如被封建君主奉為奴化臣民的至聖寶典的儒學,就是其理論基礎完全符合了封建統治階層的根本利益、再加上後來的董仲舒和朱熹近乎於扭曲的添加和歸納,進而完全滿足了當權者的心願,毋庸置疑的也就成了諸學之首。還如西方社會有一個曆史階段,實行的政教合一的統治模式一樣;當時的西方教廷,已經達到了可以左右君主廢立的至高地位。<\/p>

至於禰衡,隻不過是一個讀了幾部儒學典籍就自負才學的目空一切、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逛蕩的棒槌而已。其藐視天下的結果,也就隻能落個如那個許子遠一樣,最後去同小鬼兒吹大氣、同牛頭馬麵湊局兒的結局。不過,有機會一定要告誡一下陳群等官吏,如果孔融把禰衡弄到徐州來,就讓以我的名義推薦給朝廷,讓擊鼓罵曹的戲碼重現。讓曹操鬧一次心也是一件不錯的事!<\/p>

該癲狂的也癲狂過了。我當晚也就乖順的宿在了糜貞的房間,免得快要臨產的糜貞情緒不好,再影響到腹中的胎兒。那我就要幹等著吃老陶謙的排頭吧!<\/p>

兩個兒媳的懷孕,老陶謙早就給製定出了超過大熊貓保護法幾倍的保護規矩,我觸犯了同樣難以幸免。何況,糜貞腹內還是懷的咱自己的骨肉?另外,初曆風雨的紅兒一夜的癲狂過甚,也需要一定時間的將養。以後才能以利再戰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