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遙望海疆(2 / 2)

滿臉水上風塵之色、身材彪悍異常的甘寧快馬從大江之畔趕到了徐州。我協同郭嘉、徐庶、審配、陳琳在府衙的大堂接待了他。由於我安排甘寧所做的事涉及到今後對幽州的戰略、以及還有我一直在規劃中的海洋戰略,需要多方的加以參詳、探討。所以我就也把郭嘉等也招了來。<\/p>

甘寧先行稟報了我出征前所安排給他的督造航海大船、沿海岸線北行尋找直達漁陽郡泉州城的航道的情況。甘寧稟報說現在已督造出數艘可以乘載兩千人的大船,並由漁民做向導、乘小船逐步探行、已經基本上尋找到了從大江出海口可以直達東萊的最佳航道。而於東萊前往泉州的航道也正在探尋中,現在已經有了不小的進展,按平行估測已越過了冀州的渤海郡,接近到了幽州境內。<\/p>

同時,甘寧還談到了兩個不利的因素。其一是距東萊海岸三、四百裏的幾個海外孤島上,盤踞著數千以司馬俱為首的海盜團夥。出沒無常的經常上岸劫掠,有阻塞航道的可能。其二是由於新造的大船船體過大,雖然選用的木料均異常堅硬,但由於海上的風浪要高過大江的數倍或十數倍,暗礁險灘也頗多,擔心船體連接處會發生斷裂。如果航行於一望無際的大海之上出現此種狀況,那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p>

我聽完甘寧的稟報之後就說:興霸適才所說的兩項礙難之處商自有辦法解決,稍待就予興霸解說。隨即我就交代徐庶:\"元直先生可傳令江東,此後的大江防線均交由鄱陽的蔣公奕來屬理;興霸將軍此後專任海疆事宜。在徐庶應諾之後,我接著就向甘寧解說起了他所說的幾個難點問題。<\/p>

首先我向甘寧強調:海疆之事關乎著未來的疆域拓展,重要無比。其不僅要以大江出海口為中心,對北部海域加以經略。現在就可先派人試著向南部發展,可直達膠州、以及距膠州幾百裏之外的各個海外相關島嶼。那裏也要有幅員相當於我大漢數州之地的廣闊無主之地,兼且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富饒無比,取之則就可並入我大漢的疆土。<\/p>

至於海盜之事,按商的考慮不僅是北部有以司馬俱為首的團夥,隻要是有人居的地方,就一定還會有那些不事生產、以劫奪他人財物為生的無恥之徒。因而,以後興霸向南部海域進軍時,也同樣會遇到此等海盜。故興霸現在就可先以東萊的司馬俱為對手,以青州的東萊作為供給和停泊基地,殲滅或招撫司馬俱等。這樣,也剛好可以鍛煉軍卒的海戰能力,為進軍泉州和向南發展做準備。商會下令給青州的孫公佑和陳叔至,令他們盡力的給予興霸以支持。<\/p>

最後我還向甘寧解說到:至於船體的結構問題,興霸可以在船頭及船尾等受力較大的地方用鐵甲覆蓋就可加固;也可監造出全部用鐵甲覆蓋可以載乘百人的小型功擊性戰船,以備進行水上作戰和登陸作戰時使用。水下部分可用江南產的一種稱之為桐漆或其它名稱的物事塗之,以防止發生鏽爛。<\/p>

基本上交代完了之後,我不禁歎道:\"此時的工匠水準還有待發展。否則,以純鋼鐵結構監造就沒有此虞了!現在也就隻能是覆蓋上部分裝甲。\"<\/p>

甘寧不愧是水戰的絕頂大將!當時就有些疑惑的接話道:\"船體覆蓋部分鐵甲在小型衝撞舟上就有使用。想來在大型運兵船體上由工匠加以斟酌亦可覆蓋,自然也就增加了大船的牢固性。然主公言可監造鋼鐵之船不知確否?用鋼鐵監造大型運兵之船不僅耗時費力,兼且工匠的能力不足也很難完成。但如把可載數人的小型衝撞舟改為純鋼鐵所製,戰力必將提高數籌。以純鋼鐵之重何以能浮於水上?\"隨著甘寧的問話,在座的其他人等也麵現疑惑不信之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