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西涼驚變(1 / 2)

幾天後,諸葛瑾和步騭安頓好了家眷、從州府辦好了相關的文書就一同上路了。而諸葛亮則在郭嘉的相陪下,從這個衙門走到那個衙門的對屯軍大營、軍械倉廩、百姓民生等進行著考察、參觀。我也並沒有急於與其相談入仕徐州之事,待其完全了解了徐州的富庶、百姓的安定、軍旅的強悍、以及徐州官民的上下一心之後,也就自然水到渠成的會參與進來了。<\/p>

到那時,其不出仕也得出仕了。何況其也不是一個糊塗人,在有著徐州第一謀士之稱的郭嘉陪同下如此的招搖,其也難以再有別的出路了!就其本意來講,也不排除懷有著多了解一些情況,為以後在徐州能夠大展拳腳奠定基礎的想法。不過,必要的小心還是要加的。為防萬一,我私下派人通知沈青,對有些不能公開的軍械還是要對其有所保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嘛!<\/p>

在此風雨飄搖之際,曹操仍沒忘了適時的搞風搞雨。我接到探馬的稟報:曹操以朝廷名義給劉備正位,正式的下旨委任劉備為益州牧。益州本就轄東、西兩川,漢中原就隸屬於益州管轄。<\/p>

如果這時候劉備以收回漢中的名義攻擊孫策,把孫策的注意力調回到漢中放棄對三關的防守。曹操這不是成心給自己添堵嗎?還是曹、劉二人之間已經有了別的貓膩?曹操的這一做法一時讓我頗費思忖。<\/p>

劉備的動作很快也由探子報來了:劉備首先增兵了涪城和巴郡。分別由大將張任率領副將吳懿和冷苞統軍五萬入屯涪城、大將嚴顏率領副將吳蘭和雷同統軍五萬入屯巴郡。以準備增援隴西阻截胡人入侵的名義,令關羽為主將,張鬆、廖立為參軍,李嚴、張翼、張凝、楊懷、高沛為副將,統軍十萬入屯巴東,前軍入駐葭萌關。<\/p>

劉備原本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兒!一朝獲得機會,其絕不會安於現狀的無動於衷。由其擺出來的架勢就可以看出:由涪城和巴郡兩個方向阻擊來自於荊州方麵的威脅,而關羽一軍擺明了是在為出兵漢中做準備。<\/p>

在有諸葛亮在側旁聽的情況下,我同郭嘉一起分析了曹操和劉備的意圖:事情可能並不像我們以前想象的那麼樂觀。也許是曹操和劉備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他們一定也估計到了孫策難以抵擋住胡人的進攻。待三關不保之後,曹、劉可能會會聯合出兵攻擊胡人?待打退胡人之後,劉備就會順勢攻取漢中,而曹操則會攻取隴西並窺視西涼。<\/p>

當然,這都要立基於曹、劉能夠聯合擊敗胡人。否則,其二人也必將處於極其尷尬的境地。誰知道胡人突破三關之後的下一個方向是哪裏呀?不過,還應該是三輔的可能性大!三輔畢竟是關內的最富庶之地。<\/p>

由於我與劉表乃是同盟的關係,因而曹、劉二人均將受到我對其背後的威脅。基於此點優勢,我與郭嘉商定:在我與曹操相會之時,一定要堅持借道三輔出兵隴西;決不能讓曹操和劉備安穩的擴充實力,一定也要在關西這盤亂局中分得一杯羹。<\/p>

諸葛亮雖處於客卿身份,但我仍然沒忘征詢一下他的意見。諸葛亮也隻是說:暫時也隻能如此決定了。一切最後的決斷,還有待於視亂局的發展、變化而定。<\/p>

\"賭!賭!賭!二人還真把蠻胡也算到了博弈之內?竟然如此的不顧大漢疆土的淪喪和民族的危亡?讓天下之人何以言說?商甚為不齒!\"怒氣衝衝的我不由得把自己內心裏的想法念叨出來。<\/p>

一直很少插言的諸葛亮也有些不忿的說到:\"如果確像預計的那樣。則孫策危矣!曹操擺明了是以名位換取劉備的出兵,而後來共分戰後利益。劉備則是想借胡人之手,以達名利雙收的目的。然外夷入侵關頭,還思勾心鬥角、相互掣肘確非君子所為。乃勢利小人也!\"<\/p>

我恨恨的咬牙說到:\"等把胡人趕出之後,看商怎樣去找他們算賬!\"<\/p>

郭嘉皺著眉頭思索著說到:\"主公可知我軍現有一絕大隱患?\"<\/p>

我點了點頭頭說到:\"我軍一直以來過於的順暢。不經過幾次艱苦的逆境奮爭,將士們很難形成持久的韌性;這也就是商一直不敢妄動與曹操傾力一決的一個原因。我軍雖然表麵上強大無比兼且糧秣充足,但打起持久戰來卻很難說有必勝的把握?邯鄲大戰之時,袁軍的潰亂商還曆曆在目。商一直擔心沒又經過幾次頑強肉搏、拉鋸戰考驗的我軍將士很難承受住數月甚至經年血肉橫飛的洗禮!\"<\/p>

郭嘉讚同的說到:\"主公所言正是嘉擔心的!不過,如果能遠征西疆,則剛好可以鍛煉將士的無後方和無供給征戰能力;對我軍的戰力提高頗有益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