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隴西戰況(2 / 2)

因而,孫策也早就采納了法正和李儒等的意見,派孫權和呂範負責把安定郡和南安郡兩郡的百姓緊急遷往漢中,並嚴令郝昭一定要盡量阻擊胡人的進攻,要保證兩郡的幾十萬百姓順利的遷到漢中。事實上,還沒等由徐庶轉送的我建議其‘遷民入漢中’的書信送到,孫策就已經開始行動了。<\/p>

率軍急行軍趕到三關的郝昭,剛剛開始下令兵卒開始緊急修繕三關,就相繼接到了馬騰向朝廷求救的信函和探馬稟報的韓遂臨陣反水攻擊馬騰的消息。郝昭在加緊督促兵卒修繕三關的同時,也派快馬把馬騰的信函轉送孫策呈報朝廷,並催促孫權和呂範加快遷移百姓的速度。僅僅郝昭到達三關五天之後,胡人的鐵騎就已經兵臨三關。<\/p>

由於三關早已經殘破不堪,雖然郝昭到來之後臨時進行了緊急加固,但仍然是漏洞百出、防守起來顧此失彼。因而,在胡人晝夜不停的攻打下,郝昭在三關也就分別堅持了十一天、六天和四天,就率領損失大半的殘兵退出了最後一道關隘瀟關、率領著兩、三千傷痕累累的兵卒撤往了安定郡城。<\/p>

胡人經過一天的休整之後,就又銜尾向安定方向追下來。一路之上,胡人見村莊、府縣已經空空如野,百姓遷居一空搶無所搶,就更加的暴虐無名了!不僅加快了追擊的速度,而且所過之處也均被一把火夷為了平地。<\/p>

郝昭前腳剛剛進入安定城不久,胡人就已經追到了城下。郝昭也就隻好組織起城內原有的兩千兵卒和退回來的殘兵,又開始了艱苦的守城之戰。而此時的胡人也考慮到了孫策在遷移百姓,因而並沒有急於的進攻安定城,隻是留下兩、三萬鐵騎圍困住了安定城,其餘的大隊人馬則繞過了安定城,開始直線挺進、一路向南安郡殺去。<\/p>

困於安定城中的郝昭現在也根本無力攔截,隻能眼巴巴的看著胡人象狂風一樣的從安定城外卷過;歎息著率領著不足五千還有一半傷殘的兵卒布防安定城,做好了長期困守的準備。<\/p>

當麴義率兩萬鐵騎匆匆的趕到南安郡時,胡人已經突入了南安境內,相距郡城也就不過百裏;而部分尚未來得及遷走的百姓也遭到了胡人殘暴的燒殺和搶掠。胡人一路之上雖然也遇到過各府縣的相應抵抗,但也畢竟實力相差懸殊太大,均被胡人的鐵蹄均一掃而過、根本沒有起到太大的遲滯作用。<\/p>

麴義進入南安郡城之後,從探馬口中了解到了具體的敵情,隨即就下令駐守南安僅有的千餘名兵卒繼續的守城,並派快馬催促其後跟進的於禁加快行軍速度、盡快趕到南安城前來駐守;自己則率領兩萬鐵騎出城三十裏寬闊之地下寨,等候胡人鐵騎到來開戰。<\/p>

兩個親弟兄之間即使是打得頭破血流,但如果有一外人乘機打進來?兩弟兄必會摒棄前嫌的聯手一致對外。現在南安城的情況就是這樣,駐守南安的千餘孫策的兵卒正在一日數驚、惶惶不可終日的擔心被胡人的鐵騎踏為齏粉。麴義援軍馬蹄踏起的塵頭剛起,就已經被在城頭眺望的兵卒看到,感覺來軍的方向應該是援軍,城頭頓時歡呼雀躍起來。城內也沒管是中原的那路人馬,還沒等麴義大軍到達,守軍就已經大開城門的做好了迎接準備,並還準備起了勞軍的飯食。而守城的副將對麴義的詢問和安排則也是知無不言、唯命是從。<\/p>

麴義也隻是自己的中軍在城中略作停留、交代了一些應該辦的事宜之後,就起身率大軍穿城而過、前往胡人的必經之路上去下寨。以至於城中的部分兵卒和沒有來得及遷走的百姓還在四處的打聽前來增援的是那路大軍?特別是當百姓聽說是在中原所向披靡的無敵侯的軍隊時,幾乎是喜極而泣,爭相的渲染、傳送,溢美之詞不斷。<\/p>

“這回可好了!早就聽說無敵侯的大軍戰無不勝。看!一色兒的騎兵,盔明甲亮就是雄壯!”、“我見到了!怒馬長刀的真威武啊!這回夠蠻子喝一壺的了!”、“聽說無敵侯的軍隊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與那些雜牌軍要有著天壤之別。這不?連口水都沒喝就出城迎敵去了!”……。總之,林林種種、不一而足,百姓自發的當起了徐州軍的義務宣傳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