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率軍撤回大營之後,從武威城下敗逃回來的楊秋也剛剛逃進營中。正牛飲著茶水滿臉汗漬、盔歪甲散的楊秋見麵沉似水的韓遂低著頭跨進了大帳,就忙放下茶碗跪倒在地,斷斷續續、聲淚俱下的述說了被徐州軍偷襲得手、武威城下的韓遂軍全軍覆沒的經過。<\/p>
當然,楊秋把偷襲的徐州軍誇大到有兩三、萬的鐵騎,一擁而上之下其和成宜被完全的包圍,加上武威城的馬騰也出城助戰;經過拚死的力戰後,成宜不幸殞命於疆場,自己殺出一條血路才逃回來報的信。<\/p>
跪在地上的楊秋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韓遂對他的裁處,心裏還默念著:這回最少一頓軍棍是逃不過去了!企盼著緊隨韓遂進帳的閻行和候選能趕快給自己求情。可是,令他詫異的是:一向嚴苛的韓遂卻不鹹不淡的說道:\"楊將軍幸苦了!可先行下去暫歇吧!\"就揮了揮手把楊秋趕出了大帳。原本就驚魂未定的楊秋,也就滿腹疑惑、迷迷糊糊的退出了中軍大帳。<\/p>
當局者迷!其實,韓遂的反應已經不難讓人理解。經過了初起對馬騰偷襲得手的大喜之後,韓遂接下來是步步受阻、連連的遇挫。跟隨其縱橫西涼十幾年的麾下八將目前也就隻剩下兩個整人和兩個半人(李堪斷臂、程銀受傷)了!可以使用的將領已經越來越少。如果再對楊秋加以處理,那就更加的無人可用了!加上韓遂自己親臨戰陣也同樣弄個灰頭土臉回來,他哪兒還有心情再去顯示其權威呀?因而,對楊秋的喪師損兵也就隻能是作不了了之的處理了。<\/p>
隔日韓遂又接到稟報:解武威之圍的徐州軍會合了武威的馬騰部,已經逼近大營側後十裏下寨。報信的兵卒退出後,大帳中的韓遂和閻行翁婿相顧無言。<\/p>
沉默了半天,閻行才試探著說道:\"我軍目前被前後夾且擊糧道受阻,日久必不戰自亂。何況,爾等能想到繞路先解武威之圍,未必就想不到同時分兵對金城發起進攻。麵臨此等處境,我軍已經不宜久留此地,嶽父應速做決斷還軍金城。隻有這樣,我等尚存一絲待來日反攻的機會。如被爾等搶先拿下了金城斷了我軍的後路,我翁婿二人隻能是坐以待斃了!\"<\/p>
一直沉默不語的韓遂讓閻行這麼一說,不由自主的''激靈靈''打了個寒顫,原本就因操勞變得發灰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聲音有些顫抖、暗啞的說到:\"承、承如賢婿所言?我翁婿二人危矣!爾等如思分兵攻取金城,必在安定就已經分兵。此時回救金城已經有些晚矣!\"<\/p>
閻行無奈的說到:\"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此乃我等的唯一出路,當必行之。\"韓遂不由得麵現潮紅、有些激動的罵道:\"陶商小兒!我等西涼之事與爾何幹?竟然前來攪局?待老夫再有出頭之日,必與陶商小兒去算算總賬!\"<\/p>
韓遂的激動並沒喚起閻行太大的反應,閻行也隻是長歎了一聲說到:\"唉......!嶽父還是速作決斷吧!\"閻行的反應則實屬必然。憑籍強橫武力起家的他,原來自負憑借自身的強橫武力天下大可去得!閻行甚至還幻想有一天自己能同號稱天下兩大高手的呂布和陶商一較高下呢!<\/p>
但與徐州軍的兩場仗打下來,讓其自信心則大打折扣!並不糊塗的他明白自己原來是坐井觀天!不僅在西涼有馬超和龐德要稍高於自己,而兩個隨便拿出來的徐州大將就可以同他打個不分上下、後來的黃忠還稍勝自己一籌。這又怎麼能不讓一直以來眼高於頂、目空一切的閻行灰心喪氣呢?<\/p>
見閻行目光迷離明顯的是有些走神兒。韓遂就假裝咳嗽了兩聲提醒閻行後接著說到:\"即使是爾等沒有對金城分兵攻打?從目前來看,麵對大勝胡人之後氣勢如虹的徐州軍我等也毫無勝算。就依賢婿之言,宜早不宜遲!我等馬上準備連夜退兵。\"隨後,翁婿二人招來了眾將,吩咐全軍秘密收拾行裝準備連夜啟程撤回金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