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蛤蟆吵灣 (三更)(2 / 2)

西蜀大將雷冷苞雖然亦殞命疆場,實乃是其因對方援軍先至偷襲了冷苞、冷苞措手不及之下才造成的。隨後陶商親統中軍到來,亦數日未敢對張任將軍發起攻擊。想來必是畏懼我西蜀軍的戰力也!今日關將軍親至兩軍陣前,奮神威幾乎力斬荊州第一悍將黃忠;陶商雖親馳陣前,亦因畏懼關將軍之武勇而未敢與關將軍一戰。<\/p>

從兩軍開戰以來就陶商一直畏首畏尾、縮頭縮腦的表現來看,想來西蜀軍擇日大軍壓境,必會把陶商打得手忙腳亂、潰不成軍;西蜀軍亦可一往無前的攻入荊州腹地。<\/p>

令樂觀派感到有些頹喪的是:被他們引為強大例證的大將張任,卻同另一為參軍廖立站在了一起、成為了謹慎派的中堅。<\/p>

以廖立和張任為首的謹慎派則認為:<\/p>

此次對荊州的進攻,雖然有曹操在側翼對徐州進行著牽製。但從陶商放棄了大婚喜期,義無反顧的從徐州趕到荊州來看前景並不太看好!既然陶商已經親自率江東軍趕來了荊州,加上南陽封堵曹操進攻荊州的乃是徐州大將周瑜。那西蜀就不是在同荊州作戰而是西蜀軍同曹軍聯合對戰徐州軍;至於荊州軍,也僅是陶商手中的一個棋子或糧秣和兵源的供應者。<\/p>

既然陶商已經被牽製在了荊州,那曹操為何不兵進徐州、冀州、青州、兩淮的任何一點?那樣豈不會使陶商首尾難顧,更利於西蜀軍和曹軍奪取荊州?而曹操現在卻遲遲不動,亦或是觀望?亦或是尋找戰機?則不得而知也。<\/p>

以陶商以往之詭詐多謀,做事處處預布先機來看:其輕離根本重地,就是根本不虞曹操敢對其根本腹地發起攻擊。已經等同於陶商把曹操視若無物也!亦有可能曹操擔心攻打南陽會把陶商逼急了!那時,陶商就會令坐鎮徐州盡殲胡人十幾萬鐵騎的徐州重臣徐庶攻擊兗州,令經略青、冀的賈詡攻擊洛陽。<\/p>

陶商現在的實力如此的龐大!其任何一處的實力亦非我西蜀所能獨立抗衡得了的!荊州原就是西蜀與徐州的戰略緩衝之地,暫時有荊州相隔,西蜀還不虞徐州會攻擊西蜀。然此次與徐州驟起戰端,前景實難預測!現在思想起來,當時與曹操協議共同謀取荊州之策是否有些過急?西蜀之前景是否亦堪憂矣?<\/p>

張任還自謙的說:兩軍交手前軍的得勝,隻是其利用了邢道榮的驕橫無謀僥幸而為之。<\/p>

廖立則更進一步的認為:<\/p>

陶商統領荊州和江東聯軍一直不急不緩的與西蜀軍相對恃,且又邀關將軍和張將軍聯合與其一戰,其必是在籌謀大變。觀陶商以往之布局,均是環環相扣、絲絲設套,在不知不覺中對手已經就被其牢牢套住,不得不按他設計好的方向走下去。<\/p>

滅胡之戰則是其扛鼎之為:僅獨坐南陽遙控調度,就能令十幾萬以往戰無不勝的胡人鐵騎在已經大漠遙遙在望之際,被雷霆一擊打得灰飛煙滅!古人可有此能者?立甚為驚歎:此人之所能為哉?與此神鬼莫測之人為敵,必夜難成寐也!<\/p>

關羽雖武勇堪稱絕頂,但其軍略也隻是個中庸之才。平時也就是兩隻細目一眯,故作出的高深莫測、傲視群雄的姿態而已。被兩方吵得頭昏腦脹之際,關羽也隻好擺擺手說到:\"我軍既已經兵臨荊州,就應繼續的依與曹孟德之前約行之。既然陶商狂妄得欲與某和三弟聯手一戰,那關某就達其願望,傳信急招三弟來此與其一戰。待此戰過後,再定後續之行止。\"<\/p>

關羽說完就細目一眯、大臉一耷拉,揮手散帳了!其實,屁也沒商量出來一個!完全變成了一場‘蛤蟆吵灣’的鬧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