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文聘和潘璋再次統軍挑戰,急不可耐的張飛就統軍飛馬而出,張任則率張翼和張凝隨後統軍出營接應。兩個老冤家張飛和馬超剛一打照麵就戰了個難解難分,槍飛矛刺的殺作一團。隨後統軍出營的老道的張任見這樣打下去並無太大的意義,就揮軍緩緩而進,想憑借自己的統軍之能與荊州和江東聯軍打一場野戰。<\/p>
對陣的文聘和潘璋見張任統大軍壓了上來,就也各自揮軍迎了上去,兩軍毫無花哨的硬撼到了一起。酣戰中的馬超和張飛也就隻好各自退回了本陣,以免攪亂本方的攻擊陣型。<\/p>
由於荊州軍和江東軍之間缺乏必要的配合,因而開始就被張任統領的幾乎是整齊劃一的蜀軍給壓得節節後退。雖然隨後接應的王威及時的加入阻擋住了大部分的頹勢,但荊州軍和江東軍仍然處於相對的劣勢。考慮到今日蜀軍必然會忍不住出戰,我隨在大軍之後也率領著兩千驍騎營出寨來觀戰。我見立馬於大纛之下的張任指揮著蜀軍把荊州軍和江東軍壓得幾乎是喘不過氣來的隻能是疲於應付,就不由得脫口歎道:\"當世的名將何其多也?張任確不負川中名將之譽!\"<\/p>
我回首看了一下隨我來到荊州後一直未得到出戰機會的全琮心想:也該試試這個東吳後期名將的能力了!就傳令到:\"今日此戰我方已經再無多少機會。全將軍可率一千鐵騎由右翼突入,盡量的攪亂蜀軍的攻擊陣型助全軍退出糾纏。\"\"尊令!\"全琮興奮異常的率一千鐵騎飛馬而去。我之所以沒給全琮太多的具體交代,就是想看看這一仗全琮怎麼打?寶劍不磨同樣也不鋒利嘛!<\/p>
望著全琮率軍攫入的方向,我點了點頭對側後的典韋說到:\"此子頭腦尚可,加以磨練必是又一淩統和夏侯博。\"典韋笑道:\"這些小崽子一個賽一個的有花花心思!老典經常看到全琮和王平湊在一起拿著石子兒和木棍兒在演練攻守。除了王平是高平一戰成名的,其他的也不知主公是怎麼一眼就看出來有大將之才的?\"<\/p>
我也不禁歎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哪!商與君然等既已開創出偌大的局麵,此後就應少曆戰陣,多給這些後起之人一些機會。商才能與君然、奉孝等這些契友經常相聚呀!人生苦短。商何其幸也?能有如此多的契友一同來縱橫天下!近日思想起來,商也頗為思念冀州的文和、子龍等了!\"典韋也深有感觸的說到:\"主公與我等徐州的老人當年畢竟是如履薄冰似的曆經了千百次的血肉搏殺才一起走過來的,自然是時常的思念當年之情了!\"<\/p>
全琮率一千鐵騎從蜀軍的右翼突入後,雖打亂了右翼蜀軍的部署、使右翼的蜀軍出現了局部的混亂。但全琮並沒有想辦法進一步的擴大戰果,而是率軍繼續的前插,一往無前的直奔蜀軍的主帥張任的方向突去。這樣,就使蜀軍由於擔心主將被偷襲而出現了暫時的指揮失靈,進而使整個蜀軍的攻擊勢頭得到了遏製。<\/p>
這時,全琮則又適時的一揮鐵槍,利劍一樣突進的鐵騎瞬間掉轉了方向,斜刺向外直奔雙方交戰的中心殺來。讓全琮這樣的由外到內、再由內到外的一攪,使蜀軍全軍的陣腳一時大亂。荊州軍和江東軍則趁機扳回了劣勢,轉守為攻壓的向了蜀軍。在蜀軍連連後退集結之際,撤軍的鑼聲也響起來了。荊州軍和江東軍刹住了攻擊的步伐,整軍緩緩的脫離了糾纏。而這時的全琮,則早已率軍殺回了本方陣營。兩軍數個時辰的絞殺,以雙方各有部分傷損而結束。<\/p>
同真正支持闞虓的書友發句牢騷吧!闞虓周末兩天更了八章、2、5萬字。而點擊榜排在闞虓前麵那位則兩天更了一章2千字。點擊卻從少於闞虓2千點一下子高出5千點。天理何在呀!嗬嗬!<\/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