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蜀軍的中軍大帳中早就吵成了一鍋粥!自接報關羽中伏失手被擒、而張飛又瘋了一樣的率軍衝出了營寨後,聚集在中軍大帳中的謀士和將領們就惶惶如熱鍋上的螞蟻、無所適從的開始議論紛紛。<\/p>
待張飛臉色鐵青、腳步沉重的返回大帳,如坐針氈的眾人已經初步議論出了一些頭緒。此時,一再獻策吃癟的張鬆已經成了縮頭烏龜,深怕因關羽的被擒暴怒的張飛會怪罪到自己頭上。因而,也就縮在後麵一直的沒有敢站出來說話。<\/p>
經過了多年的四處漂泊、嚐盡了世人的白眼兒和奚落的張飛,較當年已經成熟了許多!雖然此時心中宛若百抓撓心、又如火上了房一樣的著急,擔心性情孤傲的關羽在敵方手中一時想不開會發生不測。<\/p>
但他也並沒有對將佐們過多的埋怨,隻是陳著臉、瞪著象要冒火了似的大環眼、急不可耐的對忐忑不安的謀士和將領們吼道:\"事已至此,多言前事亦於事無補。然家兄落入了對方手中,我等必須救回。以老張以往對陶商為人的了解、以及其對我等兄弟的看重,其尚不會過多的難為家兄。但家兄之性情各位盡知:乃寧折不彎之秉性也!遲延過久,家兄難免會出現不測。不知各位可有何良策相救家兄?\"<\/p>
由議論紛紛變成竊竊私語的眾人瞬間寂靜無聲,躑躅了半天廖立見還無人進言才上前說到:<\/p>
\"立與張將軍等相議,以為當前應先確定兩事:其一,關將軍乃大軍主帥。此時失機,我十萬大軍不可一日無主。故眾人相商,三將軍乃主公義弟,可代關將軍暫行大軍主帥之職。其二,我軍兵進荊州以來,由於無敵侯陶商的及時插手,使我軍連連的受挫,今日其又設狡計擄去了關將軍。且不言此次我等的戰略是否有誤,然就目前我軍所處的狀況亦頗為堪憂!故應及時的稟報主公,請主公作出相應的決斷。鑒於關將軍不幸被擄,是否懇請主公前來兩軍陣前親與陶商相唔?或許還能有些轉寰的餘地?\"<\/p>
張飛不由得在心裏暗罵:讓我大哥來?陶商最看不上我大哥了!這次他就是衝著我大哥來到的!他來了還不倒添堵啊?嘴上卻有些不耐煩的說到:\"老張就先權代主帥之位,速速稟報我家大哥亦可。然家兄尚在陶商手中,時不我待!各位當急思良策相救家兄。\"<\/p>
這時,張任上前一步說到:<\/p>
\"至於州府的諸多大政,非張任所長,張任亦無能多予評之。然就軍略而言,張任一直言要謹慎行之。此非張任怯敵不前,實因陶商此人用兵鬼詐異常!各位均知,陶商此人自出世以來幾無敗績。表麵上看此人有時過於行險、有時又過於的保守,實則均是其在故布惑人之局,以為其做最後之雷霆一擊作準備。<\/p>
張任曾細思其人之以往之所行:冀州暫瞬間令袁紹二十萬雄兵土崩瓦解,安定令胡人十幾萬鐵騎灰飛煙滅;其餘各種戰例多得更是不勝枚舉、均是如此。而其目前又把我軍逼得進退兩難,且黃將軍之水軍追敵至今無有戰報傳來。<\/p>
張任深為擔心其是否又在故布迷局?如其盡殲黃將軍之水軍,趁我等不備運兵溯江而上斷我軍的退路、阻我軍之糧道,我軍必將萬劫不複矣!尚有何能言營救關將軍?\"<\/p>
張任的言外之意對此次兵進荊州還懷有著自己頗多的想法,隻是此時已經不好明言。<\/p>
張飛並非不通情理之人,開始還強忍著要暴跳而起的心態聽著張任的絮叨,但聽到最後卻黑臉陡然變色。看向同樣聽了張任的一番話後,臉色也有些發白的廖立問到:\"參軍對張將軍之言有何言說?\"<\/p>
臉色大變的廖立撫掌頓足道:\"晚矣、晚矣!必如張將軍所言。此時夔關和白帝城必已經危在旦夕!未慮及於此,實乃廖立之過也!\"頓時,愁雲慘淡的氣氛籠罩在大帳之中。<\/p>
原來的張任就被眾人毫無一點兒建設性的爭論吵得頭昏腦脹,剛才上前進言也隻是一時的起意的邊分析邊說。當說到最後,就連自己也被自己的分析所驚呆了!站在那裏既像是對眾人講,又像是自言自語呆滯迷茫的說著:\"無怪世人皆言:無敵侯所設之謀神鬼難測!其往往是局中藏局、環環相扣、不知不覺間把就對手套牢。就如飛螢撲網般,讓人越掙紮縛得越緊;直到難以掙脫而任其宰割。這不?先與我軍對恃、再與我軍纏戰、接著又是一陣的狂攻逼得我軍不得不與其野戰,陡然間突起擄住關將軍,使我軍進退失據間已經先期封堵住了我軍的退路。此還是人力所能敵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