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途中研武 (二更)(2 / 2)

我見馬超還是一副如饑似渴的求教表情,就接著說到:\"由於子龍的技藝已經達到巔峰,當然不會懼怕一般武將的偷襲,所以才敢銀甲、白馬的臨陣。但如果與同等級次武將單打獨鬥,防守畢竟要比進攻多付出些精力和體力,時間一久難免出現疏漏。另外,商天性疏懶、加上事物繁庸,已經難以再有所進取;呂布由於秉性所至技藝走的是狂放的路數,再有幾年呂布就已年過四旬,精力和體力必然下降;技藝也就自然的大不如前。以孟起的天賦,再經數年時間的磨練,能超過商與呂布也未可知也?\"<\/p>

馬超誠懇的說到:\"世人常言:世上常有良馬,但伯樂難尋。同樣,良才常有,但名師亦難尋。其實,這也是馬超不願離開無敵侯的一個主要原因。自馬超來到徐州以後,無敵侯從不像其他所謂的高手一樣的敝帚自珍,對馬超總是有問必答的不吝指教。原來馬超的技藝已經到了瓶頸,可是馬超近來感覺技藝已經又有了很大的提升。馬超本就無其他的嗜好,隻是嗜武成癖;常隨在無敵侯的身邊馬超也必會在技藝上提高很多。\"<\/p>

我不由得感慨的套著近乎:\"就如孟起所言:商與孟起原本就已經是一家人!何能不予孟起傾囊相授?從鸞兒哪兒論起,商還需稱孟起一聲''兄長''。不過,由於商所處的地位所至商倒無所謂,但不能讓眾多的屬下心裏不舒服,也就隻好與孟起胡亂相稱謂了。以孟起的天賦想成為一名曠世武將並非遙不可及,然僅憑技藝畢竟乃是孤勇,孟起以後還要在軍略上多下功夫啊!打個比方說:單打獨鬥,孟起百招之內就可勝過麴義將軍;但孟起與麴義將軍各統一實力、數量相同的騎軍對戰,孟起就未必是麴義將軍的對手了?再如徐州的大將張遼、張文遠,如果孟起與張文遠對戰,保證會被張文遠靈活多變、神出鬼沒的戰術給弄得暈頭轉向、氣得火冒三丈!\"<\/p>

馬超歎道:\"麴義將軍的統騎軍之能馬超自歎不如,異日馬超亦要見見無敵侯所言的張文遠。以無敵侯之見:當今的眾多名將中,可以稱之為全才的當以何人居首?\"<\/p>

我心裏不禁暗自的抱怨:你咋總想分個高低呀?嘴裏卻回答道:\"如論攻守平衡,功則可以摧城拔寨、守則可以固若金湯;當首推徐州的張遼、張文遠和曹軍的夏侯淵、夏侯妙才。\"馬超緊盯著問道:\"無敵侯據何得此結論?\"<\/p>

我沒好氣的斜睨了馬超一眼,在馬超的訕笑聲中我隻好又說到:\"孟起可真能窮追猛打呀!作為一員全才的武將,就是要在略通天文地理,在擅長利用具體的自然條件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善於掌握住時機。說得更明白些,就是要控製好時間;明白什麼時候可以進攻、什麼時候利於防守、什麼時候便於偷襲、什麼時候適於反擊等等;張遼和夏侯淵就是這種善長利用時間的將領中的翹楚。\"<\/p>

見馬超還是滿頭霧水的一副迷茫表情,我回頭看了一眼執拗的要騎馬跟著我的鄧艾,點了下頭意思是讓他也聽著。就接著說到:\"且不言張遼對時間的細膩掌握,就說夏侯淵吧!夏侯淵統軍的突襲之能,就可以在你還預測其距你還有幾十裏的時候,其已經突然的出現在你的麵前,打了你個措手不及。說起時機的把握,商在此給孟起舉個例子:商統十名兵卒在此等候孟起,孟起統三十名相同的兵卒從十裏之外用一刻鍾的時間趕到與商統的十名兵卒對戰。孟起認為戰果會如何?\"<\/p>

馬超毫不停頓的說道:\"以三對一的實力,憑餘力也可以勝過無敵侯。\"我點頭道:\"孟起說得不錯。但如孟起趕到後,商這樣說:鑒於爾等長途行軍疲憊不堪,商不願占爾等的便宜;爾等可暫歇息一刻鍾後我等再戰。孟起認為如何?\"<\/p>

馬超脫口而出:\"這不成傻子了!還要等著別人歇夠了再斬殺自己?\"我不由得笑道:\"孟起這就錯了!一刻鍾後再戰最低是個持平之局;有暇孟起可以試之,其原因待孟起確定無誤後商再告知。所以說:對於時機的掌握,隻能在不斷的實戰中摸索。隻可意會、很難言傳也!\"馬超還在不停的搖著頭喃喃著:\"不可能、不可能!馬超一定要試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