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在盤河沿岸經過了激烈的爭奪獲勝後,全軍也進入了暫時的休整階段。隨後的幾日,快馬也先後送來了前軍顏良所部、以及東路軍的進軍情況。<\/p>
<\/p>
顏良率領著一萬鐵騎一路的狂追,把惶惶如喪家之犬的高幹、田豫等攆得‘直恨爹娘給他們少生了兩條腿兒’狼狽的逃進了範陽城。人被逼急了,有時的思維狀態也好像被桎梏住了似的堅持‘一條道兒跑到黑’。幽州的敗軍好像就出現了這種狀態?大部分幽州兵卒兵敗後均是一門心思的直奔範陽逃去。因而,顏良所部在追擊的一路上可真是忙了個‘不亦樂乎’!沿途顏良所部僅敗兵就相繼收降了數千。不過,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遲滯了顏良所部的追趕速度,給高幹、田豫的‘逃出升天’提供了一定的時間保證。當然,被我叮囑要盡量注意尋找的心思縝密的牽昭也並沒在沿途出現,他肯定是已經抄小路隱秘的逃回了範陽。<\/p>
<\/p>
張遼、徐晃、太史慈所統率的東路軍則堅持著穩步推進的原則。在顏良率部進入範陽境內之前,張遼、徐晃、太史慈等率軍已經入屯了範陽三十裏外紮下了大營,邊休整、邊等待著西路軍前來會合後再向幽州的縱深進軍。顏良率部趕到後,自然是同張遼、徐晃、太史慈等的東路軍合兵了一處,共同開始做著攻打範陽城的前期準備。<\/p>
<\/p>
範陽,距幽州的治所所在、目前‘袁氏’的大本營所在地薊城還不到二百裏;是後世的中唐時期唐玄宗李隆基的‘胡兒幹殿下’、‘安史之亂’的元凶安祿山起家的根本之地。同樣,範陽也是薊城的咽喉和門戶。當年‘洛陽討董’之後聲望和勢力一時無兩的袁紹就是在此一戰擊敗了幽州的一鎮強藩公孫瓚,把公孫瓚圍困在薊城之內達數月之久。最後,逼得突圍無望的公孫瓚親手斬殺了自己的家眷、自焚在木製的十幾丈高樓之上。從此之後一鎮強藩公孫瓚及其所有親朋、故舊幾乎就‘一鍋端’的被徹底的從人間蒸發化為灰燼了!這其中也包括我當年的盟友、被那位‘大漢皇叔’劉備忽悠去幽州的青州刺史田楷。可能那場大戰的幸存者現在也就隻剩下了災難臨頭時跑得比兔子還快的‘劉大皇叔’三兄弟了!<\/p>
<\/p>
後來我也曾無意間了解了一下當時的情形,其實劉備三兄弟在範陽兵敗後並未隨公孫瓚退往薊城,而是撇下了對劉備有知遇之恩的公孫瓚、以及被忽悠去的田楷,劉備在關、張這兩個‘超級怪物’的保護下直接就溜之大吉了!當然,劉備對關、張兄弟也是理由充分、表麵上大仁大義的一頓‘形勢已經危如累卵,我等應舍命突圍前去搬請救兵’的神侃!才忽悠得關、張兄弟隨他欣然前往。<\/p>
<\/p>
其實,就像三兄弟趕到徐州後、秉性耿直的程昱的一番搶白一樣,劉備是滿嘴跑舌頭的純屬胡說!當時程昱的原話是:徐州相距薊城達千裏開外,而且還要橫穿袁紹的起家根本之地冀州;即使是十萬大軍一路戰無不勝的攻到薊城亦需兩個多月的時間以上,那時即使趕到,伯圭(公孫瓚字)公也早就讓袁紹給挫骨揚灰了!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說劉備純屬是在胡說八道!<\/p>
<\/p>
提起當年的一些往事,這些一時之雄們還有時還確實是在誇大其詞的往自己的臉上塗脂抹粉!當年袁紹勢如破竹的擊敗擁有‘白馬義從’這支強軍的公孫瓚,其實其自身所發揮的作用並不算太大。而起到關鍵作用的:一方麵是由於公孫瓚過於的囂張跋扈擅自斬殺了民望、官聲俱佳的幽州牧劉虞,在幽州內部造成了分崩離析、四麵楚歌的局麵;使以鮮於輔、閻柔等為首的幽州故吏完全站在了袁紹一邊。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袁紹擁有了麹義這一員統率騎軍揮如臂使、令匈奴圖各族都聞之膽寒的大將;袁紹在同公孫瓚開戰之始,袁軍就一直以麹義為大軍的主帥,袁紹也就是在麹義突破範陽後抱著彰顯其豐功偉績之心才急三火四的趕到征戰的第一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