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少女心結 (三更)(1 / 2)

還真讓我這句話給說中了!晨起發生這一幕令我頗感後怕的‘鬧劇’偃旗息鼓後,在我的內宅的一座偏院內,一場母女之間的對話如果讓外人聽到,必然會大生感歎的既想起‘孔老夫子’那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又會陡生警覺之心的感歎:千萬不要對女子嬌嫩、纖弱的外貌和幼小的年齡所迷惑!在她們那具美麗、柔弱的軀體中,蘊藏著的智慧和能量決不可等閑視之!<\/p>

<\/p>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父母的遺傳基因、以及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潛移默化,決定著子女從秉性到行為上的走向。而孫家這一窩都不是‘善茬子’的子女,就均都具有了與其父母頗為相似的風範,具有著趕超其父有著‘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的潛質和能力。如果不是經過了我先期的預先抑製和刻意的打壓,策、權、翊、匡這一群‘虎狼之子’各個都絕對具有著‘翻江倒海’之能!就是這樣,孫策還在夾縫中站穩了腳跟、在漢中形成了頗為不俗的實力。而發生在我的宅邸內的一番母女之間的對話,則就是發生在這群‘虎狼之子’的庶母吳二夫人和其妹孫尚香之間,內容也涉及到了孫氏父子一直鍥而不舍、甚至可以說是前赴後繼的堅持著的雄心壯誌。<\/p>

<\/p>

已經年過四旬的吳二夫人,雖然這些年仿佛是過著寄人籬下的壓抑日子,但容顏上仍不失其雍容高貴的氣質、一舉一動中亦顯現出豪門貴婦的風采、微現魚尾紋的臉上布滿的還是睿智和堅毅的神色。見到其庶母的這種風貌,亦不難想象那群‘虎狼之子’是如何的桀驁不馴、又是如何的堅毅果敢。如果說一句話糙理不糙的話,那就應該是:狗行千裏吃屎、狼行千裏吃肉!<\/p>

<\/p>

語調中隱含著慈愛和威嚴的吳二夫人正在聲音舒緩地對孫尚香說著:“香兒你可知道?今日你差一點兒惹來大麻煩?如果馬家女兒腹中的孩子出現差錯,你我母女這些年寄人籬下所花費的一番心血亦將付之東流?香兒已經不是當年頑劣無忌的孩童了!現在已經是明了事理、心有希冀的大姑娘了!咋還這樣的毛躁?如果馬家的女兒真的發生些不測,陶家的人必然會對你生出嫌怨。那樣一來,不僅你自己的心願難以得償,很可能給你的哥哥們也帶來滅頂之災呀!……”<\/p>

<\/p>

望著仿佛變成了乖乖女一樣、坐在那裏低著臻首諄諄受教的孫尚香,吳二夫人當說到‘大姑娘’時,表情莊重的臉上好像痙攣似的抽搐了一下,但抿嘴微一咬牙,還是接著說了下去。可能心裏也在捫心自問:香兒才十四歲呀!是不是讓她承擔得太多了?<\/p>

<\/p>

吳二夫人頓了頓又接著說道:“這些年我母女住在陶府,從關中王的做派上也已經能看出:關中王此人是個極重情義,把友情、親情看得比啥都重的人。唉!也就是關中王這個人有著超常的睿智,在仿佛不經意間已經就把可以與其相抗衡的豪傑給弄得冰消瓦解了!否則,憑他這種稍顯軟弱的個性,與汝父、汝兄等的堅毅、強悍又安能相比?從古至今,又有哪一個帝王不是殺得血流成河才成就大業的?這也許就是關中王自己也了解自己的秉性,才不思進窺大寶的原因吧?……”<\/p>

<\/p>

“不是的!”‘乖乖女’一樣坐在那裏聽著母親教誨的孫尚香首次悄聲的反駁道:“關中王、關中王的本事要超過父兄的!香兒隱約聽到宓兒分析:關中王就是因為借鑒了其故師霸王的過於強橫、霸道,才采取這樣剛柔並濟的行事方式。再說了,關中王是當世絕無僅有的大豪傑、大英雄!他的所思所想別人是很難估測的!英武豪邁、俠骨柔腸……。”說著、說著,孫尚香已經玉麵飛紅的說不下去的聲音漸渺。<\/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