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盜版蒙媳 (三更)(2 / 2)

<\/p>

大喬的一番連‘捧’代‘拍’弄得我臉上直發燒:“璞兒呀!你咋也學得像馨兒一樣的,專喜歡給商出難題?唉!商真是沒辦法!吟就吟吧!其實無他,此詩亦乃是因商想到對諸位賢妻有所虧負時,因思念諸位賢妻而無意中所作。讓商想想!......。好像應該是這樣的: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p>

<\/p>

隨著我邊思索、邊緩慢的吟誦,諸女中文才高超的蔡琰、大喬、郭馨、甚至包括‘小屁孩兒’孫尚香,均喃喃自語的回味中出現了癡迷的神采,風采各異的俏麵上閃現出了嬌豔的紅暈。而聽著越來越糊塗的貂蟬、呂昳麗則是一副‘茫然不知所雲’的神態。最為特異的還是已經伸出柔夷攬住了我的腰身、嬌膩的靠在我身旁的馬秀鸞:“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鸞兒聽懂了!前麵的鸞兒就不懂了!鸞兒能聽懂一半,那夫君就有一半是給鸞兒作的!”還能這麼區分?真是‘不暈’也得讓她給弄‘暈’了!<\/p>

<\/p>

“那個,啊!王爺!別的香兒都明白。隻是詩中的‘纖雲、飛星、銀漢’、還有‘忍顧鵲橋歸路’,香兒不明白這是什麼典故呀?”媳<\/p>

婦們‘步步緊逼’還不算,這下子‘小丫頭片子’也跳出來了!還給不給人活路了?我心裏暗呼。不過,孫尚香的文才底子確實也打得不薄!竟然已經理解到了詩句中是有典故的!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p>

<\/p>

這個時代還根本沒有《天仙配》的民間傳說流傳。就是《天仙配》的最早的兩個版本《織錦紀》和《槐蔭記》,也要千年以後才會有人整理、編撰出來。另外,《天仙配》的故事發生地應該是在丹陽,正是在江東。故居本就是江東的孫尚香說:不知道這個典故。那就基本上可以證明:現在連最初的這個民間傳說也還沒有。這可怎麼解釋哪?我望著一張張癡迷、渴望的俏臉,大生馬上去‘撞牆’的衝動!<\/p>

<\/p>

實在沒辦法!我隻好又胡編說年少時從野史中所觀。接著為了盡快的轉移無法解釋‘野史’這個話題,我不得不客串了一回‘說書先生’,給室內的諸女講起了《天仙配》這個美麗、淒婉的民間傳說<\/p>

<\/p>

當然,吸取了教訓之後,我也盡量的避免涉及這個時代尚未出現的一些諸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二郎真君等名詞。隻是以‘天帝’、‘天母‘、‘天兵天將’等所代替。就這樣,已經讓我講得口幹舌燥了!而諸女則聽得津津有味的均是一副癡迷的神色。女性較男性,大多偏於感性多一些,易受感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