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已經輕易的完成了預先所承擔的布防和接應侯成、宋憲所部精騎返回任務的史渙所部,此時自然也就完全的融入了步卒主力的整體中去,史渙本人也驅馬緩緩而進的居於步卒大隊的前部,隨時的在指揮、調整著前軍的整體推進陣型。<\/p>
先期遭受了侯成、宋憲所率鐵騎的一場‘無妄之災’困擾之後,接著又開始接受著步卒‘槍林箭雨’的‘洗禮’;盡力的驅趕著南匈奴鐵騎‘雜亂無章’的拚命向前衝擊、想打破圍堵扭轉戰局的芒正基,見由於鐵騎大隊根本無法形成總體的‘合力’,衝擊的的結果還是‘屢屢的吃癟’,反而使南匈奴的鐵騎損失慘重、傷亡無數,南匈奴鐵騎被漢軍步卒方陣的‘槍林箭雨’給壓製得潰不成軍、舉步維艱的擁擠不堪狀態;而漢軍的步卒大隊還在宛若‘一架沉重的戰車’一樣緩慢的碾壓上來。氣得芒正基暴跳如雷、怒吼聲震天,不斷的斬殺著敗退下來的鐵騎,借以發泄內心的怒火。<\/p>
無奈之下的芒正基,咬了咬牙,才下決心采取了‘壯士斷腕’的笨辦法!拚命的呼喝著,芒正基指揮著前部的近萬鐵騎在大、小將佐的統率下繼續的向前衝擊,而自己則傳令後部聚集在一起、亂糟糟的大部分鐵騎向後要撤出裏許,重新的整隊、集結後,再實行大規模的強力衝擊。由於前部的近萬鐵騎距離漢軍的步卒方陣太近、根本也無法驅馬提速,隻能是恍若‘就地抵抗’似的實行散亂的衝擊、搏殺。如此一來。芒正基無異於是把前部的近萬鐵騎作為了延遲漢軍步卒方陣推進的‘籌碼’,為下一步的大隊鐵騎衝擊,爭取到了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p>
芒正基的辦法雖然有些‘笨’,但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在前部的南匈奴鐵騎損失近半以後,芒正基驅策著裏許外整隊完畢、開始了集團式衝鋒的南匈奴鐵騎已經衝了上來。步騎交戰從理論上來講,步卒能夠勉強抵禦住鐵騎衝擊的數量、最少也要是鐵騎的二倍,而且還必須要戰力強韌,要以成倍以上的損失為代價。否則,即使是幾萬步卒對上幾千鐵騎,如果不是軍紀嚴整、戰力強韌,也會被鐵騎給衝擊得‘一塌糊塗’!<\/p>
隨著南匈奴鐵騎戰術的調整,漢、胡兩軍也就正式的進入了慘烈、膠著、以命搏命、血濺五步的殘酷搏殺階段。這時的漢軍將領,除了樂進這位統軍主將還在居於後陣的指揮、調度全局外,史渙、侯成、宋憲也均衝殺到了最前沿,拚命的驅策著步卒、盡量保持著相對嚴整的各個小型方陣的規模,抵禦著南匈奴鐵騎的一輪輪的瘋狂衝擊……。<\/p>
隨著時間的推移,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已經是難以避免的了!古代的戰爭就是這樣,以鮮活的生命、頭顱的飛擲、熱血的噴灑為代價,殘酷、淒慘的場景往往令神明也會為之啜泣!現在,戰局的最後結果,也就要看呂布所統率的鐵騎能否很快的順利擊潰鮮卑禿發部了!樂進所部的義務,實際上就是在以兵卒生命的‘填充’為代價,來為呂布所部鋪就出一條通向勝利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