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遍布荊棘 (二更)(1 / 2)

聽著呂布‘洋洋得意’的炫耀著,陳宮心裏還真有些感到呂布有些會用點兒‘腦子’了!就有意識的‘推波助浪’幫腔到:“我說哪!近幾年來命喪在主公畫戟之下的蠻夷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主公不可能因這樣一場慘勝就高興若此吧?”在‘好臉兒’的呂布一再的更正‘咋也得有一千往上’的辯解中,陳宮繼續著原來的話題說到:“不過,主公要知道啊!身處於百花叢中的關中王,對大小姐的關注難免漠視。以陳宮之愚見:主公何不派人前往巴蜀向溧陽侯(陶謙)去求親?據說丹陽侯對給兒子娶妻一直樂此不疲也!嗬、嗬!”<\/p>

“公台說晚嘍!某呂布就這麼一個女兒,安能不盡早的替她籌謀?之前某已經讓拙荊選派人前往巴蜀求親矣!哈、哈......!”呂布大笑著說到。陳宮也陪著笑臉心裏感歎:可憐天下父母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呀!<\/p>

隨著經曆了一場慘烈大戰的步、騎兵將相繼返回屯軍大營,將領們也不約而同的再次聚集在呂布的中軍大帳中,商議起了下一步的具體作戰部署。眾將也一致的認為:下一步必須要采取守勢,盡可能的堅持到增援大軍的趕到。因而,呂布也就采取了陳宮(其實也是他早就認可了的)意見,由樂進統一指揮、調度尚存的、還有戰力的近四萬步卒組織起防守陣容。而呂布本人則負責統率著鐵騎,計劃在步卒防守戰打響之後,適時的從兩翼出擊,配合著步卒的防守。這樣的布置,實際上就是要做好‘盡可能的堅守到增援大軍趕到’的準備。<\/p>

包括呂布在內的眾將心裏也明白,由於現在已經推進到南匈奴聚集區的邊緣地帶,南匈奴的增援大軍隨時就可能趕到。而我所調動的數路大軍,畢竟路途遙遠,需經過長途的跋涉才能分別趕到。因而,並州軍必須要有接著打‘爛仗’的準備。嘴上‘沒把門兒的’的呂布也不無怨懟的發著牢騷:“陶商你要北征大漠也不盡快的趕來?現在把某呂布弄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滯留在此。這哪裏是某願意打的‘破仗’啊?”其實究其原因,我還是讓孫策的行動遲緩給耽擱了!這個時代的交通、通訊條件極差!一來一往的一耽誤就是月餘的時間。呂布在埋怨著我,而還在率軍緊急的趕往河套地區的我也在內心裏連連的在咒罵著孫策!<\/p>

初步的安排確定以後,樂進、史渙、侯成、宋憲等就緊急的開始了布置。樂進也有些擔心像陳宮預計的那樣:芒正基會略為休整後,就開始不計消耗的進行不停頓的襲擾,借以給後續的由呼廚泉所統率的南匈奴鐵騎主力創造出更大的擊敗己方的機會。<\/p>

對於步、騎交戰的研究,樂進也確實有一套可行的理論和辦法!樂進首先派出了大量的兵卒,在屯軍大營的正麵采取扇形的輻射延伸、采用陷馬坑(內插倒豎的竹簽)和地澀(釘板)相結合的方式,密布成‘螺旋’形的向前延展布防,幾乎把屯軍大營正麵的開闊地全部變成了鐵騎舉步維艱、荊棘叢生的‘陷阱’。<\/p>

在對‘平麵’進行布防的同時,樂進也開始了‘立體’的準備,派出兵卒大量的砍伐樹木為‘拒馬陣’製作‘拒馬槍’。所謂的拒馬槍,就是‘立體的三角架’上平行著數排可以伸縮的長槍。由於‘三角架’不僅可以起到對馬匹的阻擋、遲滯作用,也可以對居於‘三角架’後部的兵卒起到防護作用;陡受阻隔的鐵騎臨近後的慌亂、無措,自然也就會使鐵騎變成了長槍兵的‘靶子’!可以說,在冷兵器時代,用大量的‘拒馬槍’組成的‘拒馬陣’,是對付鐵騎、實施野戰防守的實用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