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數字化時代的美好理想還有多遠?
2019年是中國數字化建設飛速發展的一年。隨著5G網絡的普及,中國有望成為首個進入“全數字化”時代的國家。但是放眼全球,2019年也是人工智能發展“泡沫”破裂之年,先後被曝光很多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例如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網紅無人送餐小車Kiwibot,被曝光實際上並不是完全依靠人工智能控製的,而是從哥倫比亞雇用人員進行遠程操縱。報道稱每人最多可控製三台Kiwibot機器人,每小時工資不到2美元。這些人員為機器人設定了行車軌跡,每隔5到10秒就會給它們發送指令,告訴它們應該去哪裏。更為諷刺的是,這個項目在被媒體曝光之前,已經獲得了200多萬美元的投資。媒體曝光這個消息後,網友嘲諷道:“‘人工智能’依然是‘人工智障’。”而在此前不久,印度一家人工智能公司Engineer.ai也被曝光用真人假冒人工智能進行“自動編程”,騙取了2 950萬美元融資。
美國與印度曝光的這些以“人工”冒充“智能”的泡沫,需要引起我們國家的高度警覺。特別是在5G時代,由於數字通信延時越來越短,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種用人工遠程遙控冒充機器人智能化工作的把戲,在將來以假亂真的可能性會越來越高。科技打假、科技避虛向實以及數字中國未來的實業化發展任重道遠。本書在這種憂患意識的基調之上,對數字中國展開了審慎研究。
本書的敘事邏輯
本書是以“腳底板下做學問”為研究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幹中學”的產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章節。
緒論,技術革命與國家崛起。本章論述了技術革命與國家崛起的過程。從國家治理的視角出發,對技術革命與數字中國的崛起進行了探討。通過分析技術革命的曆史,發現國家治理在推動技術革命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國家通過持續的投入和人才培養,不僅推動單一的技術創新,而且形成了一個“創新矩陣”,全麵推動工業、市場、社會以及政府自身不斷進行創新和革命。本章通過對比蒸汽革命、電氣革命和現代信息技術革命與國家治理的關係,發現中國在最近十幾年迅速成為數字時代的領跑者有著自身獨特的原因。
第一章,數字中國的崛起。本章從曆史的縱深視角回顧了數字中國的發展過程,解密了數字中國成功背後的關鍵變量。數字中國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的?建設過程中經曆了怎樣的探索?當前我國領先全球的數字化硬件基礎設施、與時俱進的社會治理體係,與早期的國家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泛在網絡戰略思想等存在怎樣的關聯?中國是全球第77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的國家,為什麼能在短短二十餘年內迅速成為全球網絡強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互聯網泡沫不斷湧現、相關技術引發的國際性社會危機頻發,為什麼中國總能平穩度過並能抓住其中的發展機遇?
第二章,我國數字社會的發展。本章論述了我國數字社會的發展,對數字社會的技術演變與我國互聯網發展曆史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我國數字社會的崛起與相關評價體係進行了比較研究。本章就數據與社會的交互、數字社會治理模式等提出了新的研究發現,並就未來的數字社會發展提出了建議。
第三章,人工智能在中國。本章回顧了40年來的技術發展過程。我國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剛好與摩爾定律吻合,技術突飛猛進。回顧我國過去40年數字技術的發展曆程,成績、問題與機遇並存。立足未來,本章選取了最近幾年發展比較迅猛的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作為樣本,對數字中國崛起過程中的技術問題進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