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謀劃(1 / 2)

劉元謀對劉世聰所說的這句話有些半信半疑的,擱在別人的身上不是應該斬草除根的嗎?這樣對於自己日後的朝政來說才是最安全的嗎?自己的這個兒子怎麼還為自己敵人的兒子考慮到這步田地呢?但是看自己的這個兒子又不像是說假話,便直接出言問道:“你的意思是不僅要留下劉世成的兒子,還要讓他繼承劉世成的爵位?”

對於劉元謀的反問,劉世聰倒是也能想到他的意思究竟是什麼,“父皇,二哥的兒子隻是一個不足八歲的孩子而已,他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即便是他再早熟,二哥所做的事情他作為一個孩子也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關鍵是要看日後對他的教育如何,即便是有人告訴他兒臣就是害死他父王的罪魁禍首,但是兒臣也相信就憑借兒臣的德行是能夠感化了的他,若是這樣的話這豈不是最好的結果了嗎?”

劉元謀一聽兒子的這番言論內心之中也是有些觸動的,這件事情若是真的發生在他的身上他都不能向自己兒子這麼大度的給處理,八歲的孩子或許真的就像劉世聰所說的那樣心智還不夠成熟,但是卻也是懂得記仇了,再加上有人從小給他灌輸仇恨的種子,長大之後定當會成為潛在的巨大的隱患的,其實劉元謀早就已經想好了,若是自己兒子向自己說一些要求,他都已經做好答應的準備了。

劉世聰能有這樣的心思其實也是可以理解,他畢竟是出身於普通人家的,從小被教育的就是得饒人處且饒人,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他當然做不出來心狠手辣的非要把一個小孩子也趕盡殺絕的。

“父皇,二哥的妻兒留在江寧,一個婦道人家與一個孩童而已,很容易被有些人利用,直接讓他們回京師吧,讓宮學的老師教授他知識,讓他長大之後能夠為國出力,這樣一來是能夠替二哥贖罪,二來也能夠為二哥留下一條血脈。”

“嗬嗬…”劉元謀聽完劉世聰的話之後哈哈笑了兩聲之後道:“如此就很好了,我兒能有如此仁德這也是我大夏百姓的福氣,隻是劉世成不管如何說那都是大夏的不肖子孫,他沒有資格與我劉家優秀的列祖列宗葬在一起,若是葬在江寧在整個事情水落石出之後恐會讓憤怒的百姓挖墳掘墓的,就在京郊尋一塊風水寶地葬了吧,葬的時候就以普通皇子之禮,規格過高會讓朝臣們不服的。”

劉元謀三言兩句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劉世聰既然都把劉世成的兒子都放過了,就斷然不會再在這等小事上計較了,更何況,劉元謀這個安排也算是合情合理。

“既然都已經繞過劉世成的兒子也不與他計較了,那這件事情總歸是要找個人來承擔責任的,在他府中暗室當中的那批金銀珠寶以及他在最後躲在虎頭山與官軍對戰,這些事情知道的人很多,若是就這麼輕易的放過劉世成等人,恐怕會是不能服眾的。”劉元謀開口說道,他所說的這些也是間接的認同了劉世聰剛才所說的要找替罪羊的說法了,要找的那個替罪羊必須得是罪有應得,多一項罪名也不會影響他們最後的結局,要不然人家本來罪不至死,你非要把劉世成的罪民給人家安排在身上,這可不是所謂的仁德了,仁德可不是選擇性的,要對所有人都有才行。

最後在父子兩人的謀劃之下,這個替罪羊最終便敲定了,一個便是劉世成的外公,他隻是一個普通的縣令,能一下子當上了國丈,這本就已經是祖墳冒青煙的事情,可他偏要幫襯著自己的外孫去爭什麼儲君之位,而且還要圈養私兵,兵都已經養了,再擔上一個貪腐的罪名也不算多,至於除去官場插手不到的事情那就要讓那個大當家的來承擔了,反正他身上背負著人命也不差這麼一點兒,而且還臨陣脫逃,像這等不忠不義之人也不算是虧待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