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1 / 3)

照以往慣例,上朝官員們在言辭上相互挑釁,甚至偶爾衝突嚴重到像上次秦驚蟄與薑萬裏那般大打出手的地步,通常都隻會發生在候朝時。

沒人會輕易在禦前造次,談著正事便慢慢冷靜平複,待散朝時已氣消大半,加之出來後沿路上通常要忙著商討如何解決朝會上提出的疑難議題,誰也沒多餘精力再逞口舌之利,所以散朝時大都風平浪靜,沒出過需要殿前糾察禦史行使職責的亂子。

久而久之,資深殿前糾察禦史們竟都生出恍惚錯覺,以為他們隻在候朝時有責權監督眾官言行,散朝後便再無權越級約束這些官階高出自己許多的人。

沐青霓一聽徐靜書這麼說,頓時也跟著警惕起來。

****

秦驚蟄是主張徹查各府後院的主要人物,再加上從前諸多的大小積怨,她當然就成了反對陣營眼中的最大箭靶。

她與兩位意見相近的官員走在最前,三人沿路都在低聲交談著,原本並未關注後頭那些人在說什麼。可走在她後麵的禮部尚書陳尋與太常卿薑正道的聲音越來越大,漸漸到了無法忽略的地步。

“……不過聽了幾句坊間捕風捉影的傳聞,竟就想著將京中各家的後院全搜查一遍,這算什麼啊?”陳尋揚聲忿忿。

薑正道神情頗耐人尋味地一笑:“有些人哪,就是好大喜功,不將整個鎬京攪個底朝天,如何彰顯人家大有作為?”

“那也是,畢竟橫行霸道慣了,又慣會使些不入流的花招尋靠山,誰勸得住她呀!”

這兩人一搭一唱,身邊的幾個人附和,便就一路不指名不道姓地暗諷抹黑秦驚蟄是個好大喜功,又慣靠獻身魅上獲得支持的下三濫。

年輕的同僚羅真小聲嘀咕:“這兩位都多大歲數了,怎還小兒似地故意挑事打嘴仗?這一路說的都是些什麼陰陽怪氣的話……”

連不明內情的羅真都聽出他倆意有所指,可見他們根本沒想避諱著誰,或許還巴不得所有人都能聽懂。

徐靜書若有所思地注視著這一切,越想越覺不對勁。

這兩位無論從年紀還是為官資曆來說都是老狐狸,經曆過的政見之爭搞不好比她吃過的肉都多,怎會如此沉不住氣?忽然像薑萬裏那種仗著家世背景就輕狂妄言的無腦紈絝般,不顧場合地當眾說起這樣一不小心就會引火燒身的話來,太奇怪了。

反常必有妖,多半是想挑事。徐靜書不敢大意,腦中轉得飛快,眼神如臨大敵般在他倆與秦驚蟄之間來回遊移。

前頭的秦驚蟄腳下稍頓,回頭瞥了他們一眼,旋即冷聲哼笑著又轉了回去,活生生詮釋了什麼叫“不屑一顧”。

見那兩個老狐狸眼中似乎閃過淡淡失望,徐靜書驀地恍然大悟——

他們是故意要激怒秦大人,想讓她怒極失控到動手。

秦驚蟄在殿前痛打薑萬裏的事才過了沒幾天,如今還在“罰俸三個月”的處罰期內,若她今日在內城中再度出手,且對象還是兩個官階高她不少的年長者,那就成了“毫無悔改之意且氣焰更加囂張”,鬧大了就是藐視皇帝陛下威嚴,要罪加一等被停職並羈押反省的!

照以往慣例,上朝官員們在言辭上相互挑釁,甚至偶爾衝突嚴重到像上次秦驚蟄與薑萬裏那般大打出手的地步,通常都隻會發生在候朝時。

沒人會輕易在禦前造次,談著正事便慢慢冷靜平複,待散朝時已氣消大半,加之出來後沿路上通常要忙著商討如何解決朝會上提出的疑難議題,誰也沒多餘精力再逞口舌之利,所以散朝時大都風平浪靜,沒出過需要殿前糾察禦史行使職責的亂子。

久而久之,資深殿前糾察禦史們竟都生出恍惚錯覺,以為他們隻在候朝時有責權監督眾官言行,散朝後便再無權越級約束這些官階高出自己許多的人。

沐青霓一聽徐靜書這麼說,頓時也跟著警惕起來。

****

秦驚蟄是主張徹查各府後院的主要人物,再加上從前諸多的大小積怨,她當然就成了反對陣營眼中的最大箭靶。

她與兩位意見相近的官員走在最前,三人沿路都在低聲交談著,原本並未關注後頭那些人在說什麼。可走在她後麵的禮部尚書陳尋與太常卿薑正道的聲音越來越大,漸漸到了無法忽略的地步。

“……不過聽了幾句坊間捕風捉影的傳聞,竟就想著將京中各家的後院全搜查一遍,這算什麼啊?”陳尋揚聲忿忿。

薑正道神情頗耐人尋味地一笑:“有些人哪,就是好大喜功,不將整個鎬京攪個底朝天,如何彰顯人家大有作為?”

“那也是,畢竟橫行霸道慣了,又慣會使些不入流的花招尋靠山,誰勸得住她呀!”

這兩人一搭一唱,身邊的幾個人附和,便就一路不指名不道姓地暗諷抹黑秦驚蟄是個好大喜功,又慣靠獻身魅上獲得支持的下三濫。

年輕的同僚羅真小聲嘀咕:“這兩位都多大歲數了,怎還小兒似地故意挑事打嘴仗?這一路說的都是些什麼陰陽怪氣的話……”

連不明內情的羅真都聽出他倆意有所指,可見他們根本沒想避諱著誰,或許還巴不得所有人都能聽懂。

徐靜書若有所思地注視著這一切,越想越覺不對勁。

這兩位無論從年紀還是為官資曆來說都是老狐狸,經曆過的政見之爭搞不好比她吃過的肉都多,怎會如此沉不住氣?忽然像薑萬裏那種仗著家世背景就輕狂妄言的無腦紈絝般,不顧場合地當眾說起這樣一不小心就會引火燒身的話來,太奇怪了。

反常必有妖,多半是想挑事。徐靜書不敢大意,腦中轉得飛快,眼神如臨大敵般在他倆與秦驚蟄之間來回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