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2 / 3)

韓映點點頭:“對。四月中旬不是開始全城搜宅了麼?儲君命京兆府順勢重新稽核京中人口,更新造冊後遞交戶部。今日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戶部拿到這個更新後的人口造冊,下一步該做什麼。”

“哦對了,本月的仲裁官是大學士段庚壬。”又有人補充道。

光祿府轄金雲內衛,管理官考選拔來的試俸官,同時還集中了為了皇帝陛下謀事的四大夫及議郎謀臣等人。

而大學士段庚壬,不僅是段玉山的伯父、趙澈的授業恩師。他曾經還是有權向皇帝陛下諫言國政大事、出謀劃策的朝廷肱骨,因年事漸高才自請卸任的。

徐靜書的眼睛張得大大的,半晌發不出聲。得虧她選了退回光祿府來!

以往試俸的慣例無非就是繼續讀書受教深造,待各部出現職缺來挑人上任。

顧沛遠今年卻走出了極其大膽的一步,在試俸階段就以擬製讓大家提前熟悉各部職務流程與行事方向。而且還是輪流熟悉各部!

參與打磨年輕試俸官的仲裁官之一,還是前!國!士!段!庚!壬!

顧沛遠這分明是在苦心琢玉啊!

*****

成為試俸官的第一日,徐靜書就宛如打了雞血。

與同組夥伴們經過一上午忙碌,終於在巳時結束前,就“戶部拿到京中最新人口造冊後該做什麼”得出了一個相對具體的方案。

因本月仲裁官段庚壬上了年歲懶怠用眼,便不必再落筆成文,各組推選出一位“彙總回稟人”到他跟前口述,並接受他的質詢即可。

無事初刻,段庚壬坐在正廳主位,光祿少卿顧沛遠陪坐站在旁,廳中密密匝匝站滿了文官部的各組試俸官。

各組“回稟人”按抽簽次序輪流上前。徐靜書是第三個。

她認真聽完前麵兩組的回稟,又仔細品了段庚壬的指點和評判,心中再次確定,自己重走試俸這段路真的沒有錯。

試俸官們大都是沒有真正朝政實踐經曆的年輕人,閱曆淺薄,見解稚嫩,對許多事的看法及提出的解決之道大多基於書本所學,或師長交道,有時難免會顯得過於天真。

但段庚壬並沒有嘲笑或鄙薄之意,判定對錯後會耐心給出指點,引導大家往深的層麵去完善思路。

這些是書上沒有的,都是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幾十年的經驗與智慧、他就這樣毫無保留地將這些無形卻寶貴的東西傳授給一群素不相識的年輕後生。

徐靜書心中大為震撼,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趙澈與他的父親完全是雲泥之別的兩種人。

因為趙澈的恩師,正是麵前這位看似蒼老垂朽,卻胸有萬丈長虹的國士啊!

輪到徐靜書時,她恭敬執了官禮,眼底洶湧的敬意險些撲灑一地。

段庚壬掀起眼皮覷了她一眼,不大高興似地哼哼道:“開始吧。”

雖不知他氣哼哼是為什麼,但徐靜書也沒節外生枝地多嘴詢問,直奔主題。

“第一,此次京兆府重新稽核京中人口,查出多起瞞報、漏報家中人口之事,故戶部頭等要務即是按側查辦此事,提請京兆府命其補齊相關稅負並按律懲處。”

段庚壬眯縫著眼點點頭,示意她繼續。

“第二,朝廷著手整頓‘私納逾數後院人’之風,此次全城搜宅查出長慶公主府後院逾數近十、太常卿薑正道後院逾數十三、禮部尚書陳尋後院逾數七……”

這次因後院人逾數落馬的高官、勳貴著實不少,徐靜書背得險些一口氣上不來。

“總之,這些逾數後院人的存在並非一朝一夕,卻到如今才得以查辦,說到底還是從前監督不力之故。其實隻要能按時派員巡查各府邸,遵照《戚姻律》比對各家伴侶數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震懾此風。”

這就是徐靜書所在“戶部組”一上午集思廣益的結果。

前幾年朝野都沒重視這個問題,誤以為“後院人逾數”隻是風紀過錯。此次全城搜宅已糾正了這個錯誤共識,後院人的存在其實觸犯了《戚姻律》,不是過錯是犯罪。《戚姻律》是戶部典章,後續自該由戶部來監督保障此律的執行。

段庚壬端起茶盞淺啜潤喉,抬眼正視她:“第一點沒什麼好說的,很對,就該那麼辦。可這第二點,‘戶部按時派員巡查’是怎麼想出來的?《戚姻律》可是舉國頒行的,整個戶部就那麼點人手,怕是查十年都未必能將舉國上下每家都查一遍吧?”

徐靜書心中咯噔一下,上午大家在探討時就沒人注意這件事,果然還是太嫩,十幾個人的腦子都沒轉過這位大學士。

她穩了穩心神,揚睫對上段庚壬那雙明明老邁渾濁、卻蘊藏許多智慧的眼睛,小腦袋瓜子轉得飛快。

“段老,我說的是‘隻要能按時派員巡查’,沒說是‘戶部巡查’。”這時無比的再掙紮一下,氣勢不能輸,她可背負著身後十幾位同伴的重托呢。

段庚壬蹙緊了眉頭,氣得吹起了胡子:“你們這組這月是‘戶部’,既是你們提出來的巡查,難道你們是打算指揮別部去巡查?!”

“段老您別急,別急啊!戶部當然無權隨意指派別部做事,但巡查後院這事戶部一家本就是完不成的。”徐靜書趕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