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3 / 3)

徐靜書想起去年花燈夜集,趙渭在糖畫攤子上求著攤主給畫“青龍紋大糖刀”,又想起三月裏在司空台,他對前朝那位名載史冊的鑄冶司空是如何敬仰、尊崇,頓時就覺他搗鼓一間鑄冶工坊好像非常合理。

“你的工坊,除了這種火炮,還做旁的東西嗎?”徐靜書實在好奇得很。

說到這個,趙蕎就得意了:“老三給我做了印雜報的活板!老三,快拿出來給嫂子瞧瞧!我都還沒親眼看過呢。”

“啊?你的什麼雜報?三表弟做的什麼活板?”徐靜書震驚到捂住心口,半晌合不攏嘴。

趙蕎道:“哦,上回不是拿你的事情說了說麼,又講了點長慶姑母家後院的事,反響還挺好。不過我琢磨著,估計再過不久別家同行又有要學我的了。我就想啊,這天下間又不止不識字的人喜歡磕閑牙,是吧?將這些消息做成像邸報那樣賣給識字的人看。等將來有條件了,還可以運出京往各州府去賣!”

徐靜書詞窮得隻能對趙蕎報以敬佩的眼神了。

說話間,趙渭已命人從車廂裏取出個大大的木扁盒。盒子看起來似乎有點沉,趙渭索性就將那盒子放在地上。

趙蕎拉著徐靜書過去蹲下,看著趙渭將盒子打開。

“二姐想將她那說書班子現在講的街頭逸聞做成像邸報那樣,”趙渭解釋道,“大哥說這主意很好,但街頭逸聞時時出新,每次專門雕版來印不合用,我就做了這個可以反複用的刷版來試試。”

趙渭拿出來的這個印版不像尋常的整塊雕版,是一個個反刻了字的硬木小塊活嵌在其中,像七巧板那般留出挪動空隙,如此就可每次對應著稿子重排,缺字時隻需另雕小木塊換進去,不必像整塊雕版那樣印完一次就廢棄。

“三表弟,你真是……太厲害了啊。”徐靜書好奇地以指尖輕輕挪動那些字塊,“阿蕎也厲害。”

在她努力變好的時候,大家也沒有懈怠,真好啊。

趙蕎哈哈笑:“老三,這也是照著大哥給你買來的那本什麼書弄的吧?”

“這個不是照著現成圖樣做的,是大哥同我一起想出來的,”趙渭不服地哼了哼,又道,“還有,那不叫‘那本什麼書’,是前朝皇家珍藏後來散佚的《匠作集》全本。就是這後山上‘司空台’典故裏那位前朝司空家傳的。這書在鑄冶行當可是幾百年都隻聞其名沒人見過全本的寶典!”

這是今日趙渭第二次提到《匠作集》,徐靜書總算有點想起來了。

“我記得在哪本書上看過,說前朝曾刊印過這《匠作集》的刪減本,世人隻知裏頭有亭台樓閣、五層寶船及各種精密器件的營造方法與圖解。原來還有火炮那樣的東西嗎?”

總算有個懂得這本珍稀古本價值的人,趙渭來勁了,蹲在地上挺直腰板,滿臉驕傲。

“這《匠作集》是凝聚那位前朝鑄冶司空家中幾代人智慧與經驗的鑄冶寶典,裏頭其實還有各種威力巨大的奇巧火炮、戰船及手持火器的鑄造圖,這才是這本書真正千金不換的部分。前朝時這部分是禁止刊印麵試的,隻內城皇家藏書樓有兩冊全本留存。當初異族入侵占領鎬京城後,將裏頭的許多書都糟蹋掉了,燒的燒丟的丟,大家都以為這本書也就從此失傳了。”

“表哥從哪兒弄來的全本啊?”徐靜書嘖舌。

趙渭搖搖頭:“大哥叫我別多問。反正這事咱們兄弟姐妹知道就行了,你們不要再外傳。尤其是二姐!”

畢竟二姐是個連自家嫂子的閑話都能編到說書本子裏去的狠人,趙渭實在怕她大嘴巴。

見他警惕地瞪過來,趙蕎自覺地撇撇嘴:“知道啦。你以為我誰的事都說呢?又沒幾個人認識你,我說你的事那都沒人樂意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