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一章 固執的律香川(1 / 2)

董承聽得楊彪此言,他是哈哈一笑,說道:“太尉大人說的是,律將軍為國事是頗費了一番心力。就是有時有些私心,也是人之常情。老夫也不會以此見罪。隻是軍令狀一事麼,......”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環顧了場中眾人一眼,然後這才是又接著說道:“但軍令狀一事,非比尋常,古語有所謂軍中無戲言之謂,律將軍身為軍中將領,於此當深有體會。此次若自己不能身體力行,今後對部下,對眾將,又能做何要求?所以縱是我要既往不咎,但在其他不明事理的人看來,反怕是會以為律將軍不願承擔責任,致使律將軍聲名掃地。此事實非我所願見到也。”

他這番話,當然是表明他不願就軍令狀一事,輕易和律香川妥協的立場,他就是要和律香川死纏到底。

而且他還言之成理,別人就是想對他說什麼,亦是無法抓住他話中的錯漏處。

因為董承的此番說話,的確是頗有道理。律香川身為將軍,立下了軍令狀,最後卻又自己不能遵守。那麼此後,他又能如何以軍法去約束別人呢?

軍令狀可是軍中規格等級最高的一條軍令,無論結果如何,立下軍令狀的人,最後都要兌現他的承諾。若是沒有做到這一點,今後很叫別人怎麼去服他?

此事若是被董承就這樣輕輕放過,的確是極容易讓人心生誤解的。

“律將軍年輕氣盛,眼高於頂,因此目中無人。此事讓他得個教訓,其實也是好事。”郡守王邑這時候也在一邊說道。

王邑聽得楊彪此說,便是認為律香川此番軍令狀一事,肯定難以兌現,遂是在一旁對其冷嘲熱諷。

律香川此番開辟荒地,對他王家利益觸動最大,當然是讓他對律香川,心中暗有嫌恨。

“年輕人做事,雖說要多給鼓勵,但是適當的挫折,更能促其成長。”侍中胡邈也是在一邊說道。他素來與董承相善,此時當然會表態支持董承。

“小律年紀尚輕,不可鋒芒畢露。此番雖遇挫折,但能保持心誌不墜,日後也必成大業。”韓融謙謙君子,不知道別人用心險惡,而亦是認為律香川受些磨難,反為好事。是以說話之中,意見竟是偏向董承等人之處。

他們這一行人,說話言語間,都是認為律香川此番,和董承立的軍令狀,已是鐵定要輸了。而以為律香川這兩天的心神不寧,是因為擔心軍令狀對他的約束。

所以對他是冷嘲譏誚者有之,鼓勵安慰者有之。但是律香川卻豈是因為軍令狀的事情,而擔憂呢?

他隻是覺得新的稻種,沒有被他引進到這個時代,而感覺不值。

若是能將新的稻種引導進來,真的不知道要救活多少百姓。這豈是他一個人的私人榮辱,所能夠比擬的?

“各位,難道你們此刻,就以為我做不到我說過的那些話麼?那你們可還是太言之過早了。”律香川對這幾人說道。

“不到最後一刻,事情未見分曉,你們此刻就斷言我必輸。這麼說話,那可是有很大的風險的。”律香川繼續對他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