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晚,趙信留部將杜江,大舅子唐淼留守範陽,自統五千精銳兵馬,加唐磊、唐順、唐堯、唐德四位唐家子弟,朱童、周倉、、鮮於輔、閻柔、關峻、羅琦、魏烈等部將,趕往漁陽,與劉虞回合。
數日之後,趙信大軍開拔至漁陽城外,劉虞親自出城迎接。
張開雙臂哈哈而笑,“某素聞子麟之勇,今日一見,果真一表人才,哈哈!”
趙信聽得這等恭維的話,內心翻了翻眼皮子,心道:tmd有你那麼誇人的嗎?老子剛被呂布打成麻瓜皮,你誇人的話前言不搭後語的,不會說話就別說話,你尷尬來我尷尬,有意思嗎?
雖心裏這麼想,但趙信臉上還是尷尬的笑著道:“謝牧守大人謬讚,愧不敢當。”
一番寒暄客套不在話下,劉虞甚是關切的拉著趙信的胳膊,一路往城中走去。
入了城門,劉虞道:“子麟且將軍馬安頓一番,不久公孫將軍便到。”
話音未落,城外一陣戰馬嘶鳴,眾人回首看去,隻見城外鋪天蓋地清一『色』白『色』戰馬,金黃『色』蟠旗,為首一壯碩男子身著白『色』戰甲,手提丈七長槍,胯下戰馬肌肉虯起,胸前掛一條金鼓銅瑟,走動間,叮鈴鈴直響。
“哈哈,公孫將軍來也!”劉虞哈哈而笑,用和方才迎接趙信一樣的‘模式’前去迎接,公孫瓚也甚是受用,與其一並進城。
待其走近之後,趙信方才覺得公孫瓚長得真是粗狂豪勇,聲粗如虎,體壯如牛,龍驤虎步,氣勢非凡。
“趙信見過公孫將軍。”趙信年紀小,先行進禮,公孫瓚上下打量趙信,哈哈而笑,拍其肩膀道:“久聞子麟之勇,今日一見,果真非凡,哈哈!”
趙信內心再次無奈翻了翻眼皮子,心道:你們這些古人是不是隻會這一種見麵語啊?也許是處於反抗心理,趙信嘴巴一禿嚕道:“nice to me too!”
劉虞和公孫瓚一時間沒聽懂什麼意思,不禁愕然,趙信這才覺得口誤,道:“趙信久聞公孫將軍虎威,方才一激動,竟是說出了村裏土話來,還請見諒,見諒。”
“呃……哈哈,無妨無妨。”公孫瓚甚是受用的再次拍了拍趙信結實的胳膊。
還別說,趙信這個時候還真的有點揚眉吐氣的感覺,為何?蓋因方才見公孫瓚氣勢不凡,可當自己和公孫瓚真正站在一處的時候,自己要比起高出半頭,身高很有優勢……
一行三人走入劉虞府邸,端茶奉水自然不提。
一番閑聊之後,劉虞找個話頭引入正題道:“伯珪(公孫瓚字)、子麟,烏丸引軍五萬來犯上穀,朝廷遣我統兵製之,劉虞乃一文人,筆墨略懂,謀伐統兵之道,自問是二位幹才之下,日後對敵,還需多多仰仗二位才是啊。”
趙信和公孫瓚二人自然是連連客氣。
劉虞再道:“五萬烏丸大軍氣勢洶洶,欲吞大漢山河,朝廷掉我三千精銳兵馬,加之幽州兩萬軍民鄉勇,二位長史所率援兵,借城池之利,防守不成問題。”
公孫瓚聽得此言,不禁道:“牧守大人,烏丸大膽進犯,當皆此機揚我國威,豈能固步自封,借城而守漲敵銳氣耶?”
劉虞不知公孫瓚竟如此回話,心道伯珪也是個急脾氣的人,當好生勸之,亦是不難。當即道:“伯珪,大漢連年天災,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某實在不忍心讓百姓因戰爭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也。”
公孫瓚卻是不服,道:“非也!武帝曰: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烏丸區區幾十萬部落,焉敢捋我大漢虎須,此次敢來冒犯,某定讓其片甲不歸也。”
趙信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坐在一邊靜靜凝聽,然而還是逃不過。
劉虞看向趙信道:“未聽子麟意思如何?”
點名了?我擦!我能不能請人幫我答個到?趙信心裏如是想到。
公孫瓚和劉虞皆是自己不想輕易得罪的人,前者是後來斬殺劉虞的人,和袁紹爭奪北方諸侯霸主的人,後者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得罪他能有什麼好處?